靓美眉 发表于 2011-7-30 09:52:12

挑战西藏(五)(六)

本帖最后由 靓美眉 于 2011-7-31 20:06 编辑

大昭寺   我们第二天的第一个旅游点是大昭寺。    还没进大昭寺的门,就被那些虔诚的信徒们震住了。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443wkrxdt2xdenyz92h.jpg磕长头的信徒们来时导游就反复叮嘱过我们,告诉我们不要乱讲话,乱拍照。看见这些没见过现象,自然不敢说话,只怕因为自己那句话说不对了,万一引起全国性的民族纠纷、或第三次世界大战,那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所以,只是嘴张开了,半天闭不上,心里默默的为人家的虔诚而折服,也忠心的祝福他们,愿他们的祈祷的愿望,能够实现。以后的几天里,经常能看见马路边上有三三两两的信徒们结着伴,向着大昭寺的方向,磕着长头前进!据说他们一路磕来,要磕几千里,要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期间,要一个连着一个,不能荒废一寸土地。可能是时间太长了,和路途太远了,他们的衣服都是脏脏的。头发粘粘的。咳······太忙了,没时间洗啊。你看那图中,准备磕的那个女的的头发:短的在风中飘舞着,长的粘成辫子。但是,她信心十足!不停的运动着。愿她们的理想早日实现。他们的衣服还不错,除了脏,没有坏的地方。据说,政府每个月给一名藏族老人1500圆人民币的生活补贴。所以,他们就不用干什么了,每天磕头、念经就行了。下面这张就是在大街上的景象,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大约有近1.8的个头。十分健壮,扑倒在地时,能发出很大的声响。也在不停的、虔诚的祝愿着他的理想。路人都已习惯了。如果在内地,一定会有人大叫的。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727k4m2eymuicy7khm5.jpg为表示虔诚,他们在大街上也不错过,还要动作更大

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601g7gzgamllymk1m16.jpg

藏族人民是很聪明的,你看他们建造的大昭寺,漂亮极了!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4353llmg2z5remairew.jpg大昭寺有一块围墙顶坏了,工人们在修理,工艺原始,精湛

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551irns57g7ghwqg88g.jpg
有一块屋顶坏了,在修理。藏民们边唱歌,边工作,手、脚、嘴都能不停


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622rgash46mrw6samux.jpg诵经回来,已近中午,该吃午饭了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4856b7i8zeinvlvixstx.jpg和藏族朋友交流


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425jtspc40ckdcdocwc.jpg圣洁的大昭寺
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634h4pflw8phio77qfv.jpg美丽的藏族姑娘

靓美眉 发表于 2011-7-30 10:25:46

挑战西藏(六)

本帖最后由 靓美眉 于 2011-7-30 10:35 编辑

挑战西藏(六)

布达拉宫   美丽、神圣的布达拉宫,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以前每当看到布达拉宫的图片,我心里就一种莫名的崇拜。这次来看布达拉宫,也是我此行西藏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重点是看纳木错湖。
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30/100330bzuhvzuguzuu6amm.jpg布达拉宫眼看布达拉宫就在眼前,我伸手摸摸,用脚踏踏,实实在在的感觉了一番。虽然正赶上下雨,还是丝毫没减少我的兴致。由于高原缺氧,爬上那建在山顶上的宫殿,是很费力气的,但我也没落在年轻人后面。布达拉宫建在山上,山本来就很高,再在上面建宫殿,你想那有多么宏伟吧。西藏政府和人民为保护布达拉宫的宏伟和祥和,拉萨的市区内不许建高层建筑。再也是高山缺氧,住太高了人不舒服。我们走在拉萨的大街上,看见最高的楼房就是六层。那照布达拉宫可差远了。爬到布达拉半山腰的时候,放眼望去,拉萨全城的景色尽收眼底。很是壮观。近处是广场,远处是雪山,有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感觉。嘿嘿。布达拉宫墙的颜色是白红相间,有两米多厚,即结实,又保温。上部的红色部分大多数是用西藏特产的一种草垒成的,所以造就了此宫殿的冬暖夏凉。整个拉萨的建筑大多也都参照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设计的。走到哪里都会看到红白相间的房子。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803q0qpnqn158z1pqn4.jpg布达拉宫的墙——颜色,红白相间。材料,石、草相间。冬暖夏凉
我们沿着导游指给我们的路参观完了布达拉宫的里面后,着实没留下深刻印象,那些房间的光线都是暗暗地(可能是怕文物被强光射坏了,窗帘都是有挡着的),和被酥油灯的味道熏得我晕晕的原因,回想起来,就是满眼的金子、宝石、夜明珠。导游说;布达拉宫有着近半个世界的财富,我想正该如此吧。还让我高兴的是,我在这,布达拉宫,找到了一首我喜欢的诗的出处。据导游说,这是六世喇嘛仓央嘉措写的。他十六岁才被选进宫,所以对民间生活还有好多眷恋,就常出去“微服私访”。留下了好多诗文,此一首诗就是他做的。                     见或不见 你见,或是不见,我就在这里,不悲不喜。你念,或是不念,情就在这里,不来不去。你爱,或是不爱,爱就在这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怀里,
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此诗虽然不是仓央嘉措写的,可是我们要照顾藏族人民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啊。此诗的写作风格是和仓央嘉措一样的,所以被误传。)
   *         *         *
       我在联众世界游戏里,是《藏经阁》门派的成员,此次来布达拉宫,原本想看看我们门派名字起源的地方,问导游,她说,有好多房间没有开,还不对外,藏经阁是重要的地方,是不能开的。555555遗憾。还好,看见了好多装经书的空盒子。布达拉宫还有多少房间,我想对我们永远会是个谜。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7514d2o6oij2b23zuz6.jpg和可爱的藏族小朋友在一起。 看他们的额头,磕头留下的灰------永存。

http://wys888873.hz27.host724.cn/data/attachment/album/201107/28/2058405k4q64lb6q545ykb.jpg另一个角度看美丽的布达拉   拉萨的天气让人喜欢得很,上午是大晴天,到了下午,乌云上来了,就是一阵雨。我们冒雨登上布达拉宫,参观后出来,早已是云开雾散了。导游告诉我们,在拉萨不要看天气预报;想下雨就乌云密布,想晴天就云开万里。在西藏一天中可以经受四个季节的温度。爽!
    参观布达拉宫要门票。要提前一天订,要身份,证实名制,100元。不准吸烟、不准戴帽子、不准带液体、不准带打火机、不准用手指乱指。

韩端 发表于 2011-7-30 10:52:06

喜欢仓央嘉措,在读他的前世今生。
向往西藏,一定会去那魂牵梦绕的圣洁之地。
让高原的风、布达拉宫的经幡涤荡我的灵魂。

靓美眉 发表于 2011-7-30 10:58:28

回复 韩端 的帖子

呀!你还知道经幡那!我是到了拉萨问导游才知道的。渊博!佩服了{:8_266:}

此时 发表于 2011-7-30 11:44:52

你见,或是不见,我就在这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是不念,情就在这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是不爱,爱就在这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这是“执子之手”是一首非常精美的诗,我也非常喜欢,可是,汗颜,我真不知道是他写的。姐姐,西藏一行,值了!

“秋风” 发表于 2011-7-30 12:49:17

佩服大姐的执着与勇气

香山红叶 发表于 2011-7-30 13:05:53

拉萨是我向往的地方,看了许多照片,眼前这神圣的辉煌的布达拉宫使人震撼,我的灵魂仿佛在一次得到洗礼和净化。那首诗我很喜欢。谢谢你!辛苦了!{:8_290:}{:8_290:}

@米兰 发表于 2011-7-30 13:37:48

等待下集{:8_290:}{:8_290:}{:8_290:}

欢欢 发表于 2011-7-30 13:50:12

{:8_264:}太好了,不出门就知道好多知识,欣赏了,谢谢了,我在期待下集、、、{:9_294:}

靓美眉 发表于 2011-7-30 13:56:04

回复 此时 的帖子

(此诗虽然不是仓央嘉措写的,可是我们要照顾藏族人民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啊。此诗的写作风格是和仓央嘉措一样的,所以被误传。)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挑战西藏(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