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莎 发表于 2009-4-10 23:52:27

10《戏说下地狱》

            10《戏说下地狱》
   
   一天佛道儒三教,教主相聚论道,三人之道不分上下。但孔子门徒遍布天下,似野草在华夏大地比比皆是,“如来”和“老子”都不比过。二人不服,如来佛讥笑孔子曰:“众生皆有苦难,当四大皆空,何必自甘下流扰扰于俗世?”遂舌绽五彩金莲一朵从天而降,欲以无上佛力压服孔子。
   
   孔子大怒:“来而不往非礼也!”亦念咒曰:“食色性也!”咒毕一美女突现,身无寸缕,艳绝天地,凌空飞向如来。

   如来佛祖措手不及,跌下八宝金莲,从云端直堕入十八层地狱,身染尘垢,法力尽失,遂茫然解嘲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祖入了地狱,所以后代僧人都只有佛学而无佛力。
   
老子见势不妙,不敢再争叹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①所以后来道人可以娶妻生子,啖肉食荤。
   http://n1.epaike.com/2009/04/04/mid_633744545507765000.jpg

经此一战,儒教门徒更盛,绵延千年而不衰,而佛徒、道士近代几已绝迹!

其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②是句著名的禅语,地藏菩萨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说的是佛家的舍身精神。

因为在佛看来, 救度众生是诸佛的欲望和己任,佛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子女, 子女受苦,父母当然要去救。当然也就甘心下地狱,同众生一起受苦,度尽众生后,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注释:
①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中的“上”是一个形容词,就是最好、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善的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和低微,不与人相争,不引人注目,只是去帮助别人。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这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这样才是道的境界和最完善的人格。道就是教化人具有这样的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②这句话是出自《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的浓缩通俗说法。是佛教救度众生的最积极写照。这里入地狱不是沉沦和受惩罚,而是主动积极地到最惨烈的地方去拯救最苦难的众生。有点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意思。
③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http://www.fo999.cn/9999/dabeizhou/565/            大悲咒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0 23:57 编辑 ]

麦莎 发表于 2009-4-10 23:55:09

吉祥偈

http://www.yufotemple.com/upload/mp3/jxx.mp3
吉祥偈愿昼吉祥夜吉祥  昼夜六时恒吉祥
一切时中吉祥者  愿诸三宝哀摄受

愿昼吉祥夜吉祥  昼夜六时恒吉祥
一切时中吉祥者  愿诸上师哀摄受

愿昼吉祥夜吉祥  昼夜六时恒吉祥
一切时中吉祥者  愿诸护法常拥护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浩浩红莲安足下  弯弯秋月挂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度人舟

普陀洛伽常入定  随缘赴感靡不周
寻声救苦度群迷  故号名为观自在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1 14:23 编辑 ]

不是一般的老大 发表于 2009-4-11 11:40:31

温暖、恬静、超然物外!

奈花岛 发表于 2009-4-12 16:36:14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灯火阑珊 发表于 2009-4-12 17:20:04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种境界不是俗人能有的,即使有这种想法,现实是做不到的

麦莎 发表于 2009-4-13 23:02:55

11《穷人的故事》

   
             11《穷人的故事》①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而善良,从不做非法、非礼之事。因家里实在太穷,无法生活,他就去给一些商人当仆人。
  
这些商人带着这个穷人,一齐入海采宝。他们采到了不少宝贝便张帆返航,但是到半路不知怎么船停了下来,无论怎么划桨也无法让船前进半步。

 所有商人无不惊恐万状,知道是因为采宝的贪婪而得罪了海神,海神来惩罚自己了。于是连忙跪下祈祷,请海神放他们一条生路。

 而那个穷人,因为自己平生不做亏心事,所以没有参与他们的祈祷。

 船之所以开不动,果然是因为海神作怪。海神有心想惩罚这些亵渎了自己的商人,但船上的这个穷人可是好人,不忍连累他。他想来想去整整想了七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海神想:让我考验一下这些商人吧!如果他们经得起考验我就饶恕他们;如果他们经不起考验,那我施行惩罚时,也不会连累了那个穷人。
http://n1.epaike.com/2009/04/08/mid_633747895401641250.jpg

 船在海上整整停了七天,一动也不能动,商人们都急坏了。第七天夜里,一个商人作了个梦,梦见海神对他说:只要你们把船上的一个人,送给我当祭品就放你们走。

 他醒来之后,把这个梦告诉了其他人。商人们正秘谋如何让穷人去送死时,穷人知道了这件事。他泰然自若地说:好吧!就让我做海神的祭品吧!不要因为我一人,而连累你们大家。

 商人们一听穷人自愿牺牲,高兴极了,因为这样便少了许多麻烦。他们在木筏上放了些水和粮食,让穷人上了木筏之后,就扬长而去。

 海神见到这情况,便气愤地卷起一股大浪,把商人们的船打翻,使他们个个葬身鱼腹。同时,又吹起一股顺风,把穷人的木筏直送到岸边。穷人就这样安全地回到家乡,与妻儿团聚。

禅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缘以前的作恶和行善。好于坏都是自作自受。

注释:
①根据《六度集经》卷四《贫商人本生》改编。《六度集经》就是以“六度”为纲领,分别讲述了佛本生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是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动物,围绕着佛教的教义,鲜明地刻画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内容生动,寓意深长,富有思想性、教育性,许多内容还被民间艺人以绘画和雕刻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原始佛教时期,佛教的教团以佛陀为轴心,但释迦牟尼是现实的人。在他示寂之后,佛教徒们为了缅怀这位教主的伟大人格,于是有了“本生故事”的出现前。所谓“本生”,就是指佛陀的前生。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之所以在今世成佛,除了他今世的努力修行外,还有很多的宿世因缘。所谓宿世因缘,就是讲述释迦牟尼前世行为故事,就叫做“本生故事”。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3 23:10 编辑 ]

梧桐雨 发表于 2009-4-14 08:09:11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麦莎 发表于 2009-4-14 13:12:10

原帖由 梧桐雨 于 2009-4-14 08:09 发表 http://www.hyhgs.com/images/common/back.gif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梧桐:怎么换头像了。我还是喜欢那滴水的叶子。

麦莎 发表于 2009-4-14 13:14:30

原帖由 不是一般的老大 于 2009-4-11 11:40 发表 http://www.hyhgs.com/images/common/back.gif
温暖、恬静、超然物外!

老大你说点子上了,禅就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麦莎 发表于 2009-4-14 13:20:52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4-12 17:20 发表 http://www.hyhgs.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种境界不是俗人能有的,即使有这种想法,现实是做不到的


灯火阑珊:呵呵!禅和我们共产党人的目标,最后是殊途同归,无产者只有解放全人类才最后解放自己;禅是地狱不空,众生不度尽,自己就不能最后成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我和禅的童话》(1—18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