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标题: 《圣漂——巴兰河》(1——3) [打印本页]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8-2 17:07
标题: 《圣漂——巴兰河》(1——3)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8-8 14:59 编辑 9 {# _4 d! r2 ^' e' p$ l& V% I

! [/ L+ D! y5 K( a* X" E7 Z& Q9 R& {0 C0 a$ Y) c
.            《圣漂——巴兰河》(一)
5 G% L+ k' A2 X
; {! T: A" V+ ?8 k5 D( W+ b   每当骄阳似火,遍地绽花的季节,同事们总会相约去漂。巴兰河中国北方第一漂,盛名之下圣漂之感。- O! A# v" F* U& s/ n% O8 W
! U+ B' f0 Q( A9 `) S
   清晨我们的漂流团队登上两台瑞风,沿松花江南岸行使在“哈同”高等级公路上,尽管是盛夏风吹在身上依旧有些凉,路两侧庄稼和树木刷刷地像后倒去。进入了方正县界内,随着张广才岭北麓跌宕起伏的山脉,车的发动机也唱起了时而轻快时而沉闷的变奏曲。距方正大约20公里,路基深深掩映在一片白桦中,一股沁人心扉的飘香袭来,那不浓不淡的香合着清新的空气,似乎至人于迷离之间,让你醉得无法感觉是在天堂还是人间,只是大口大口贪婪地吸……(美丽的白桦林照片)
  \: U! m6 y+ W% g7 q[attach]25310[/attach]
- D, W9 Y. x4 t3 m5 c! R7 x* h   我们陶醉在这美妙的森林气息里,不知不觉间在140公里的车速下,转眼竟到了依兰。9 p: o+ k; U5 l
0 s9 v" [: K) N. Q" b$ x
   依兰——著名的古城,坐落在群山环抱、碧水缠绕之间。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余脉宛如天然屏障,深情守护着这方福泽之地;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环绕腰间,滋润着她婀娜的姿色!都说,亲水者智,亲山者仁,这青山秀水之地,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青睐于此,在此捕鱼狩猎、繁衍生息,为后人留下了“倭肯哈达古人洞穴”
# R3 f9 |+ ]/ ?1 l5 g
  
7 j7 ?5 `2 l; \/ I   当你走进依兰,翻开历史,一代风流天子在这里殒灭,一代王朝的祖先又从这里发迹。最著名的当是“靖康之难”了,被女真人掳掠押解在依兰城“坐井观天”的北宋两位亡国之君徽钦二帝。呵呵!做皇帝的可真是有福气,亡了国没被杀头,却被弄到这样一个美女如云好地方。3 u( Y. I7 C- r; N, T/ n
$ T# |0 U9 W* Z4 e/ z0 M' |
   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汉语的意思为“三姓”。据说生活在三条江河交汇处,“三姓”的女人们特别妩媚和丰润,属“五行说”中的水性。再加上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至五国头城,带来三千粉黛,一时间美人艳塞北,后多数流落民间,她们的后代千种妩媚,万种风情,依兰也就自然美女如云了。(五国城照片)
/ Z7 j. t2 }5 |% ~: v% \4 h$ _[attach]25311[/attach]
1 r7 ^; S2 _" f1 U( ^5 f   历史可真会开玩笑,依兰按捺不住的“龙脉”,终于在时隔不到两个朝代后,又续上了真龙天子的香火,清王朝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铁木儿”就出生在依兰城西马大屯。难怪乾隆大帝秘访 “三姓”时,称这里“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 q& c! B% y" x$ ]* s$ M
# }: n: h; K, P2 B
   正午肚子在叫,依兰有最正宗的火锅。当年徽钦二帝来到依兰,虽说也带了厨子,但金人有令,他们不敢擅自烹饪。然而二帝吃不惯金人所做的,那种半生不熟的野味,每每进食,苦不堪言,御厨便以给菜加热为名,用铜锅复而煮之。山珍野味煮其铜锅,代代相传遍及大江南北,依兰竟成了中国火锅美食的发源地。 4 _4 @" C7 L- o0 z/ I

1 c( S. z. l9 W; n( {9 z; i   酒足饭饱闲暇时分,走进“慈云寺”八十载风雨沧桑,在晨钟暮鼓中净化躁动的心灵;探访神秘的“清真古寺”,览阅独特民俗风情。除却历史的厚重,乘车到城东的“东山怪坡”,亲身体验怪坡的怪异蹊跷,又会让人对依兰增加一份神秘……
) I* q) L' h9 H4 X2 b  Z: p
4 A& j& U. g* _1 ^1 n3 W0 ^: o7 e/ u7 q) F

! a$ d) e  ]9 J/ L- R: T注释:3 U. G% \4 |% D
①依兰先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先河。1950年发现并经过考古学家论证的倭肯哈达洞穴,位于县城东倭肯河畔哈达山的半山腰上,离地约85米高,洞口略偏西南,洞穴全长12米,为5700--6000年前古人类一个家庭的栖息地,后改为的墓穴。穴内发现蹲坐屈肢人骨架、石器、陶片、玉石、生产工具、石斧等珍贵文物。据说人在母腹时就是抱膝而蹲的姿势,所以古人死的时候也同样采用了这种姿势,在回到大地母亲的腹内。9 \( B: H. I8 \$ l
在城南牡丹江东岸,1997年经省考古队发掘,一座汉代古村落遗址呈现在世人面前,出土500多种骨器、石器、陶器、铁器等珍贵文物,为揭示2000年前依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6 B& m/ t+ i" t$ P9 B, q% ^
②自唐代始,历代封建王朝在这里设置地方行政机构,委派地方官员.依兰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繁盛时期.是当时的东北重镇.公元一一二六年,北方女真人灭掉北宋,俘获了徽宗赵佑,钦宗赵桓,押解到当时的五国城,即今天的依兰囚禁.二帝在这里"坐井观天"忧郁而死.依兰又是满清皇室的发祥地,清皇室的六世祖猛哥铁木真尔在依兰的马大村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后来他的子孙南下定居辽东,进而统一了民族,建立了清王朝。! y, X" y9 L& f
③依兰是满语“依兰哈喇”的简称。清初时,此城曾叫和屯噶珊(汉语叫古城屯)后因赫哲族的葛、卢、胡三姓居住,并成为此地的地方族长,便改名依兰哈喇。“依兰哈喇”汉语的意思为“三姓”,“依兰”为“三”,“哈喇”为“姓”,后简称为“依兰”,沿用为地名。
: D# X, \( S* u# M1 {. V/ O/ d4 n" s/ T+ o' s8 G2 E+ N5 r
. P' X& X( m' H0 s2 m9 H6 R, e7 e

作者: 紫伊    时间: 2009-8-2 18:24
呵呵先抢个沙发,慢慢的欣赏了。
作者: 快乐的风    时间: 2009-8-2 18:25
/:03/:03/:03
2 u5 P# u; ^& {/ I* l抢到沙发 好好欣赏 继续啊/:013:/090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8-2 18:35
麦莎大哥挺会生活。我们虽然没去,但看了你的文章,受益匪浅啊
作者: 佳林    时间: 2009-8-2 18:47
:/090:/090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8-2 18:55
老麦,好久不见了,你说依兰盛产美女,没顺带这捎回来几个呀?
作者: 梧桐雨    时间: 2009-8-2 19:29
麦兄别来无恙啊!/ V3 O. O" J, o( R2 S, f. x  T
没把依兰的美女带回来几个!
作者: 烈焰男爵    时间: 2009-8-2 20:33
/:03/:03/:03
作者: 落日熔金    时间: 2009-8-2 21:23
麦莎的文笔又一被次掀起热浪
作者: 雪域    时间: 2009-8-2 21:51
:/010:/040:/041/:054:/062
作者: 花甲年华    时间: 2009-8-2 22:15
/:03/:03/:03
作者: 邵志文    时间: 2009-8-3 11:16
/:01/:03/:03/:03/:01/:01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8-3 15:30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8-3 15:51 编辑
8 n( I7 C6 x) x# n# G7 m1 N+ t6 b. J; o$ d  O! i7 y
     
% N* ^. g# ~* O' I- ~         《圣漂——巴兰河》(二), Q! c; I! B* b, `: C

" `  W8 ~! J) }- h- W6 r: Y
  V1 q4 o" [( N. L; o  w
   巴兰河属依兰县迎兰乡,发源于小兴安岭南麓,全长108公里,是由山间泉水汇聚而成。她的水质非常清澈,是被公认为内陆河流中,屈指可数的未受污染的河流。巴兰河的漂流区段约15公里,共有9处激流,18道水湾,18道险滩;构筑着著名的“中国北方第一漂” 。
2 I$ p6 |$ C( Z% b; X- W! `
% D4 P# T$ [+ O; X$ X8 u/ w: j- p& x   我们荡起双桨泛舟而下,水绕山走,山围水转。这里人烟稀少,植被保护极好,水清澈得堪比矿泉,喝一口清冽而甘甜,即使在炎热盛夏,水温也只有14——5度,因此满语称她为 “凉水河”。我索性倒空瓶中的矿泉水,把香烟一支支装进里面,拧紧瓶盖。女士们也撑起了五颜六色的阳伞。(美丽的巴兰河照片)
& A& [" g2 B$ L3 {. r4 J% }) y; }[attach]25354[/attach]( d% V/ w$ R8 y
   放眼望去,沿岸环绕的群山。远处丛林密布跌宕起伏,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里红”红星点点缀满枝头。近处 “红毛柳”,像支支垂钓的鱼竿插满沿岸;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蜻蜓围着我们头顶不停地盘旋,鱼鹰穿梭在水天之间觅食;青蛙呱呱地在岸上喊叫,漂亮的山鸟也在树梢争奇斗艳……。体验!造物主的万能,那神奇而深邃、纯朴而秀美、精致而浪漫;悠然!打开尘封的心扉,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闷无烦尽显真我回归自然。
7 ~' _; x: [& M / w( ~3 R! [8 G/ G; E  t4 x
   漂流似生活,不会总是惬意和悠然,遇到激流和险滩本是应有之意。今年的水特别大,水深平均2米,漂流已经变成了勇敢者的运动。不远处传来水的轰鸣声,激流到了,只见两米多宽的河道紧靠右岸一侧,水吐着白沫,浪花飞溅。我们的皮筏已失去了控制,紧擦着右岸的红毛柳树而过,枝条抽打着身体和脸。同伴大喊:快收浆,筏子在水中滴溜溜地打转,忽上忽下、歪歪斜斜、飘飘悠悠,在水面上转着圈被冲出了20多米远,女人们尖叫着,但依盖不过汹涌的波涛声……。惊险!惊险!呵呵,有惊无险顺利而过。(激流中的皮筏)- w2 I9 J3 S# ~. Y
[attach]25355[/attach]; y  O" s6 S- I

& i  H2 I3 C% P9 ]+ s& h
   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被皮筏带到前面不远处,一片宽阔异常河面。这里水静得几乎停止了流动,我们艰难的前行,咔嚓、咔嚓,船底与河床鹅卵石碰撞着,无论怎样吃力地划着双桨,皮筏纹丝不动,搁浅!我们遇到了险滩。后面赶来了同伴的皮筏,上面几个“猛哥”,虎背熊腰活像“铁木儿”显圣,手里操起大号的水桶,箭一般地驶来。我们伐上乖巧的“阿紫”诡秘的,柔柔地喊,我们船上女人“来那个了”不能浇啊!只见来船顿了顿,慢了下来。大家以为虚惊一场,那知转眼间几个猛哥,来到了近前,瞬间水流如注,疯狂泄来。开始女士们还用阳伞遮挡,可怜啊!那几只小花伞,顿时就变得三瘪四不圆。阿紫真是聪明,拾起个塑料盆紧扣在脸上,任水不停的浇着,水柱飞溅,呛得呼吸都困难,白茫茫一片,睁不开眼。一顿狂浇之后,几个“猛哥”甩下狠话“不湿,别来巴兰河”,便扬桨而去。

: M& }. i. w% T" d# A
6 `3 E; Q$ Z8 `. e. Q  u* s
   呵呵!再看阿紫,刚才还光鲜鲜的美女,一下变成“淋”妹妹了。头发上流着水,呛得眼泪鼻涕也顺流而下,真丝裙紧贴在肉上,前胸一起一浮地像扣着,两个不停颤动的香瓜,腰间的带子也不知丢哪了,裙摆里也兜满了水……。我本想上前帮着打理打理,可没处插手。回头傻愣愣地看着已灌满了水的皮筏,装着东西的塑料袋都漂在上面,还有一只漂流瓶,捞起它,擦干手拿出烟点燃。阿紫毫无羞涩地弄着衣服,半是埋怨半是玩笑地说,“还抽烟!你们男人真没用。不能保护女人,不会趴在我们身上挡一挡啊”。大家哄然而笑,倒干伐里水继续上路。(险滩水中大战照片)
[attach]25356[/attach]3 ^, g# \1 }- Q' w6 w, @3 N! u

) Y. p8 H4 {' V+ n" h   历经近两个小时多的搏击,回望巴兰河中放筏,有一种心情放飞的感觉。那是一种心灵的飘舞,是灵魂回归自然的游荡!忘却城市的喧嚣与浮躁,仿佛置身于水天蓬莱之间,享尽夏日的清凉;那匆匆掠过的山、缓缓流过的水,似“庄周”之蝶,演绎着逍遥与悠闲;太阳只有太阳,依旧是那么热烈的围绕着,照耀今天的我们——巴兰河的主人!3 D4 s9 F# x' M8 `5 D  k

作者: 地主    时间: 2009-8-3 19:18
学习了。/:058
作者: 大口喘气    时间: 2009-8-4 13:20
第一次漂流去过,好好。
作者: 古韵    时间: 2009-8-6 00:31
我喜欢读麦莎的文章。
作者: 三哥    时间: 2009-8-7 10:34
:/040   :/040   :/040   :/040   :/040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8-8 14:26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8-8 14:55 编辑
6 u+ d* e9 B! ?! c3 T% V. V% Y& ]! \( P5 d

3 c4 K! A( J" d5 N( J' X6 C         《圣漂——巴兰河》(三)' z' F  t0 g9 G; ]) W. k( N

' ^" u1 Q4 Y# t) c  巴兰河的清晨比鸡叫来得还早,晨曦在天边悄悄吐出一抹红,催促着月儿下去休息,鸟被唤醒伸伸翅膀叽喳喳的叫,草尖上晶莹的露珠轻轻滚落,农家小院升起了条条紫烟;我们也随着住的小木屋,像一丛丛彩色小蘑菇拱出了地面。(小木屋照片)。7 J& d- p, e2 w( w$ M5 W  _, n3 `2 D
[attach]25744[/attach]" u" c) I4 ~1 E0 P
  迎着朝霞,踏着露水,我们寻宝般向山上攀沿。在林间采着山菇娘、甜星星、小酸枣、野托盘,像猴子一样不停往嘴里塞着,裤腿湿了半截,嘴边儿被抹得一道紫一道蓝;女人们忙的更欢,满山遍野的跑,却不采美味的野果,偏偏看好了什么野百合、地瓜花、掃素梅,弄了一把又一把,呵呵!女人绝不是猴子变的,骨子里就浪漫。阿紫更独有创意,弄个花环挂在脖子上,昭示世人我还要再嫁、再嫁、再嫁……不知谁大喊一声“野猪来了”,阿紫嗖的一声,窜到我身后,惊慌地问,在哪?在哪!
  k, Y* z  c- ^5 d* K: f. f6 T. N8 T/ g& \# g( ?8 W) W
  晨采结束,返回美丽的巴兰河山庄,晨光中山下密林深处,悬崖峭壁为屏,皑皑浓雾间如海市蜃楼,飘浮着幽静典雅,风格各异的农家小院、乡村木屋、欧式别墅。这里能容纳游客300人,设有多功能厅,可以举办舞会和宴会。(山庄大门照片)
' Y5 g, _. J. T: `  _[attach]25745[/attach]
2 a/ u8 ?( o" x/ F3 E5 h' s  巴兰河真是幸福的河,欢笑的河,她永远都不会让你寂寞,当晨妆退去,晚妆初上更显迷人。
1 U6 P. r2 ?& O( u
4 S3 E  l  v3 E) b1 G4 ]# R  巴兰河的夜迷得人会醉倒,微风徐徐吹来,到处飘舞着美丽萤火虫,蛐蛐吱吱地唱着,猫头鹰目光如电紧紧地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孩子一样追逐着一只只小亮点儿,捉着萤火虫塞进矿泉水瓶里……。从营区出发穿过公路,过了几道小木桥,向青蛙欢唱的地方赶去,那儿就是篝火晚会的广场,一大片开阔的沙滩,头枕着连绵的青山,身体深深拥入巴兰河怀抱。
* ~2 {- _7 p0 L8 H% b/ {# ]" K. g& @
2 D7 d" r1 v& Z( {6 c4 Q  篝火开始点燃,巨大的劈柴堆的像小山,工作人员不时地往上面泼着柴油,火苗立即窜起,劈柴开始噼噼啪啪作响,烤热了脸、映红了天。我们围着篝火跳啊、转啊,就像儿时玩“老鹰抓小鸡”链成一大串。可恶的阿紫,在后面死命地扯着我新T恤,拉的又长又大,竟然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0 r9 r7 ]4 D# J0 j2 _$ M
; c9 a2 w$ v& \+ P0 O/ T; w
  音乐一曲曲播放着,美丽的华尔兹,激情的探戈,火热的布鲁斯,舒缓着人们漂流归来的疲劳。猛然响起“疯狂的青蛙”的士高,令人浑身一震,那强劲有力的曲子,每一拍都是强拍,从头到尾不变,速度大约为每分钟120拍,身边的爆竹和烟花也随着节奏不时炸响。我们手舞足蹈疯狂地蹦着,一曲下来已是上气不接下气。(篝火晚会照片); \( {/ A; l# X8 O- X. A
[attach]25746[/attach]( ~/ I& K) l- Z. d5 K& [
  驻足小憩,抬头仰望满天眨眼的星星,已被焰火羞涩得那么黯淡,连月亮也羞得遮住了半个脸。天空和倒影的河面,一片五光十色、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环绕的群山也映得色彩斑斓、绚丽多彩、辉煌壮丽;在这儿水光山色里,人们目不暇接、兴致勃勃、欢呼雀跃。
5 `9 g, \) T& k/ b) v* \3 F- a" |
   一声激动人心的巨响,整个篝火晚会上空被一个巨大礼花照亮,染红了天、染红了地、染红了山、染红了河、染红了人们欢笑的脸。花团锦簇盛大的礼花,象一柄巨大的伞在夜空中撑开,一簇簇、一条条、一道道,耀眼的强光四射开来,又拉起缕缕烟雾缓缓飘落,没有语言可形容,只有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z$ N9 k0 W3 n  d4 P
. H3 B6 f+ B- k, R4 ^! u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2004年第一次来巴兰河,也是在篝火晚会上,大家玩兴正浓,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支花弹,只觉得眼前猛地一亮金星四射,清晰地听到咔嚓一声,击中了右眼下方,整个身体向后一震便蹲在地上,然后便是一片漆黑。我本能地捂住了眼睛,开始没流血,几秒钟后我回过神儿来,觉得手里粘糊糊的,使劲按住止血。当时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试试还能不能看见,试着眯开眼,什么也看不见,心降到了冰点。我用一只手捂着眼睛,吃力的找到领队,为不影响大家的兴致悄悄地离开,不知怎的又是阿紫,她看到了一定要跟着去。" j5 S: L% t4 G4 w" o% U
- j$ H/ n- L8 m, q, J
   一路上坑坑洼洼、跌跌撞撞,两人扶着我往回走,路上我几次试着睁眼看,哈哈!竟然能看到微弱的光,心里踏实了,只不过就是皮外伤。一进到了多功能大厅灯火通明的,人们吓坏了,看到我前衣襟和裤子上全是血,阿紫扶着我的手也直发抖哭着说:快……快……快上医院吧,我倒安慰她说,没事还能看见东西。我们包了台面包车火速赶往依兰渡口,摆渡过江,又打车直奔依兰县医院,缝了7针,下半夜2点多又悄悄潜回营地。后来阿紫说那晚她一夜没睡…… / e+ e9 |# c- C8 G: l

$ |: p: k& }( N! i  第二天早饭大家看到我才知道这事,同事们闹着找到山庄篝火晚会组织者追查此事责任,我劝阻大家算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①,只要眼睛还在、美景就在,心就还在、巴兰河也就成了我们每年的圣漂之地!
( R7 `( D6 z3 J8 s* d! N- Q7 a! A+ W! W3 N" E8 U9 {

1 b% B- \1 u; x+ y) \
( D' D! V: c, p) f注释:塞翁失马”是一则寓言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
. ]9 q0 [7 E, R! N, C/ W/ ~) [7 V8 R. E& t- B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9 u+ R0 ^/ r, z/ T
, Z9 \- X% v. }  c4 I4 X2 i
译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的儿子爱好骑马,见了那些良马便骑,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都战死了。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作者: 子瑞    时间: 2009-8-8 23:56
1# 麦莎 ; X+ j9 o" [+ c
好文章{:6_198:}
作者: 不是一般的老大    时间: 2009-8-9 10:13
久违了麦兄、久违了的好文章!
作者: 红色水手    时间: 2009-8-11 16:07
麦氏文风独树一帜!笔若游龙,思维开阔,信息量大,文字雄键,铮铮有铁骨之声!佩服!
作者: 衣笙鼎沸    时间: 2009-8-11 16:19
景美文美/:01 /:01 /:01




欢迎光临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http://hljh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