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标题: [转] 重建医患关系,请从细节做起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石头    时间: 2012-4-13 15:02
标题: [转] 重建医患关系,请从细节做起
[转] 重建医患关系,请从细节做起
邹振东    发表于 2012年03月31日 22:55
“医院保卫室可适当配备短棍、长棍(可制成鱼叉状)、催泪喷雾剂等带有攻击性的装备以及防刺背心等,以供危急情况下使用”。东莞市政府出台的这份《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实施意见》,或许让不少人觉得未免有些夸张,但接下来的哈尔滨医大血案,证明东莞市政府的建议绝说不上用力过猛,而恰恰是有先见之明。
我有很多朋友是医生,我大姐就是护士,我了解他们的辛苦、无奈和悲愤,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他们常常如惊弓之鸟,他们的恐惧并不是空穴来风,腾讯网转载哈尔滨医大血案的新闻报道后面,竟然有65%的人在网站设置的“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 这让不是医生的我们,对这冷漠的人性,也产生了恐惧。
在这里,我不想谴责任何人,我只想向那一位刚刚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却永远止步在医学大门的实习医生表达我内心的愧疚。对医患关系的紧张,不要只把责任推到体制,媒体难逃没有善尽言责的责任。选择性报道,偏袒一方,夸大后果,乐见对立的新闻,对医生的处境和作为缺乏善意的传播,每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不应该对这位普通医生的死亡叩问自己的良心吗?
我呼吁,在医患关系的紧张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不能一下子解决体制的困境时,全国的媒体能不能有所作为,在医患关系的紧张上不要再推波助澜,在医患关系的沟通上多做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毕竟,如果医生连生命权都受到威胁,对医学望而却步的恐惧,最终损害的是患者的利益,也就是我们所有人的利益。
当然,我仍然无法乐观,就算媒体天天对医院和医生唱赞歌,我们能改变所有患者来到医院的感受吗?当他们拖着病躯,排着长队,一个感冒花掉一个月三分之一的薪水,他们百分之一百的病痛能够理解看过几百个病人而疲惫不堪的医生吗?
我在《南方周末》发表《八毛门事件,医院应该如何作为》,跟帖骂我的绝大部分是医生,让我觉得如今所有社群矛盾,最难调解的就是医患关系,因为患者觉得苦大仇深,而医生也自觉仇深苦大。我曾劝医生多说一两句话,就有可能化解百分之八十的矛盾,但是跟帖反问我,如果你是医生,当你一天要看几百名病人,你还有力气对每个人多说一两句话吗?
这使我想起在一家开在厦门的台湾医院看到的细节。(为避广告之嫌,请原谅我不说出医院的名字)
细节一,每一张病床,都配备了一把椅子,方便家属陪护,最重要的是,这把椅子到晚上一拉开,就可以变成一张床,家属可以躺着睡觉。在其它的许多三甲医院都只有一张凳子,可怜的家属就只能熬夜陪护。我想,既然住院病人必须陪护,既然我们的护士人数和水平又达不到代替家属陪护的能力,为什么医院不去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家属的无法回避的麻烦呢,坐着熬夜的家属会产生多少怨气,而躺在陪护床的家属会减少多少不满呢?
细节二,每一次点滴,护士都是推一个他们医院专门设计的操作车,护士在你的病床边,当着你的面进行配置,让你放心,不会是把别人的药注射到你的身上。不像其它许多医院,都是护士在操作室把所有病人的点滴都配置好,再一一分配到每一个病床。
细节三,做B超,要涂润滑剂,做完后,居然是护士帮我擦掉那些黏糊糊的东西。我曾在其它三甲医院参加过专门为拔尖人才组织的高规格待遇的体检,体检完,医生最多也只是用眼神指点你哪个地方有纸,那黏糊糊的东西你得自己擦。
细节四,给老人家量血压,卷起他的袖子,护士一定会帮他再放下来。
细节五,住院做检查,如果要到其他区域,医生不是开一个单就完事,护士会帮你联系,而且一定会有护士陪同你到检查科室,完毕后,再护送你回来。
细节六,病房的卫生间,有一个拉绳,那是紧急呼救绳。为什么不设计为按钮?因为真正危机,病人是按不到按钮的,他只会抓住一个救命稻草倒下去,这时候,呼叫就传递出去了。
细节七,住院要填一个病人信息公开表,我很纳闷,其它医院没有这样的表格呀。原来是征求你的意见,要不要向别人透露你在医院住院,如果你不同意,任何人无法打听到你在哪个病床。
细节八,医院设计的病床,患者可以手控调整多个部位的高低,最关键的是,考虑到左撇子或者打点滴等的不方便,控制按钮在床的左右两边都有。而且,每一个病床,都有一个单独的帷幔,医生护士操作时,就可以围起来,不让别人看到你的隐私。
细节九,每一个医生看病时,都有一个护士做助理,帮助做填表和联系等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生的事务性工作,让他的专业最充分地发挥,也减少病人的等候时间。
细节十,医院有闽南语广播,方便不懂普通话的乡亲。
特别提示的是,他们收费的标准,按照厦门市统一的标准,绝大部分项目和厦门其它医院一样。
我把这些叫做感动患者的十大细节,它不关乎体制,也花不了多少钱,只要医院有理念,政府稍加支持(比如编制、建筑空间),就可以解决患者80%的怨气,剩下20%的不满,就可以集中精力用沟通和法制的渠道解决,即使对立也不对抗,从而把极端的行为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方便了患者,但也为医生的生存环境减少了压力,增加了安全系数,否则,别说鱼叉,就是医生穿上盔甲,全副武装也没什么用,防不胜防啊!
这样的忠言,医院和医生朋友,听得进去吗?
也许,医院的领导会抱怨,上面有些细节我们可以做到,但是很多我们做不到啊,比如,我们的病房挤得甚至连一张凳子都放不下,怎么办呢?那么,我最想说的就是,那些准备给医院保卫室配鱼叉的政府,可不可以换一个思路,给医院创造足够的空间,为每一张病床配上一把一拉开就可以做陪护床的椅子呢?


作者: 小小石头    时间: 2012-4-13 15:11
刚刚在网上看到北大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教授 邢志敏2012年4月13日出诊时被刺颈部正在抢救
的消息,有感而发,转了这篇文章。
作者: 泥莲花开    时间: 2012-4-13 20:39
本帖最后由 泥莲花开 于 2012-4-13 22:53 编辑



作者: 好梦梦    时间: 2012-4-13 21:58
本帖最后由 好梦梦 于 2012-4-13 22:01 编辑

医院啥时能变成慈善机构,给百姓真医味药。。。。
医生何时能向真善人一样,用良心真给患者。。。。
作者: 好梦梦    时间: 2012-4-13 22:00
本帖最后由 好梦梦 于 2012-4-13 22:02 编辑
小小石头 发表于 2012-4-13 15:11
刚刚在网上看到北大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教授 邢志敏2012年4月13日出诊时被刺颈部正在抢救
的消息, ...

医生缺乏道德和良知,因果自得。。。。
作者: --清雅--    时间: 2012-4-14 14:07
[attach]252803[/attach]医德教育很重要。
作者: 大笑江湖    时间: 2012-4-21 20:02
医者仁心也




欢迎光临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http://hljh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