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标题: 被误解的贵族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石头    时间: 2012-9-10 14:36
标题: 被误解的贵族
在西方,贵族并不是随心所欲和奢侈享受的代名词,也绝不是指暴发户,它指一个民族中有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心,同时具有独立与牺牲精神的精英阶层。在贵族的光辉外表之下,也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无奈。
( j8 C6 n7 s% g) y2 `! l$ A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7 i7 {9 w. L. F5 Q) R* p4 n+ k4 j4 R
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西方贵族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同平民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1 ?  `0 i& j/ h! F
荣誉比生命更重要3 s4 A3 y* f* c" n
西方的贵族精神首先是一种荣誉感。中国古代的皇亲国戚,天生就是贵族,还可以靠国家的财政过一辈子。而西方贵族的荣誉则是自己争取来的,贵族后代除嫡长子之外,绝大多数继承不了祖辈的爵位和财产,他们只能从事军职或者敎职,最终靠自己的奋斗来获得财富和贵族头衔。
( d) \% d4 B5 U1 t( C' u1 _, Z即便嫡长子也不能安享富贵,而是要随国王鞍前马后地征战,战死沙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因此,古代欧洲的贵族都具有强烈的荣誉感,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绝不会为生命而放弃荣誉,而且一旦自己的荣誉受到玷污,他们宁死也不愿屈辱的苟活。
$ C% e0 r7 i6 N* d8 p5 s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责,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我的生命换来南方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犯被处死。”
( @! h' _  E) t% Q* @) q5 o* l& A再如英国的威灵顿将军,在滑铁卢同拿破仑进行决战时,为了在第一时间得知战场形势,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多次劝他撤下去,可威灵顿岿然不动。参谋只好问他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 j, v/ X/ [' Z/ @牺牲精神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西方的贵族的确是这么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约有600万英国成年男性奔赴战场。其死亡率为12.5%,其中英国贵族的死亡率却高达20%,当时英国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参战贵族子弟伤亡率更是高达45%,按照常理,英国贵族大多担任军官,为什么阵亡率反而远高于一般士兵呢?答案很简单,拥有高度荣誉感的英国贵族总是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而且都坚持轻伤不下火线。
8 P, u5 R- d+ f为公众服务,义不容辞
1 W. C2 V  z3 j8 B+ T# X" m& Z另外西方的贵族从来不因为自己高贵的地位而看不起平民,相反,在他们看来,保护平民,甚至为他们去牺牲,是贵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中世纪分封制下的贵族,作为一方领地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利,虽然担负效忠义务,但他们并不惧怕作为最高统领主的国王,他们怕的是衣食父母,也就是自己的臣民。* k" @/ z/ W5 |& |% N
欧洲的贵族与臣民之间,其实是一种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如若贵族没能尽到保护臣民利益的职责,那么臣民就会出走。投奔遍布欧洲的自由城市,领主的势力也就随之衰落。而这也正是欧洲贵族尊重平民,勇于承担责任的根源所在。
3 Z. X5 m, e$ p中世纪贵族“为臣民负责”的传统,到了现代便转化为“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名校,一到周末便人去楼空------学生都到社区,医院,教堂和养老院当志愿者,为公众服务去了。5 f! S1 |- X" t; [7 x. q( x% c
恪守规则的精神
2 C0 |4 f( G  Z3 o9 e5 p8 Q西方贵族认为,生活在人的社会里,人与人是相互关联的,与人相处时要讲原则,讲规则,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公平竞争精神就是从这里演化而来的。比如决斗,双方按规则站在20米以内,用手枪互相射击,直到一个人倒地为止。这里的规则就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那这个社会就变成流氓横行的社会,而充斥流氓的社会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4 T; ?3 D. ]4 k( Y0 e6 c* [$ J因此,恪守规则的贵族精神可以阻止流氓社会的出现。同样的道理,西方贵族无论在一国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会遵循各种规则,破坏规则就是破坏道义和秩序,最终倒霉的不光是违规者自己,还有整个社会。
# _; B, A" V# t# @9 [2 f5 i比如1135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孙亨利二世都认为自己有英国王位的继承权,但身在英国的斯蒂芬捷足先登枪了王位,在欧洲大陆的亨利二世得知后,便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前来攻打斯蒂芬。当军队开到英伦三岛时,亨利二世发现由于事先没策划好,钱花光了。怎么办呢?他给对手斯蒂芬写求援信,说出征准备不周没了粮草,让斯蒂芬接济他一些,好把雇佣军遣散回欧洲。按照中国的兵法,亨利二世犯了兵家大忌,斯蒂芬正好可以一举消灭他。但是斯蒂芬没有这样做,而是慷慨解囊,给了亨利二世一笔钱,让他回去了。后来等亨利二世有钱了,又照样发动战争来争夺王位。
" f! {: ^0 }8 W5 x- U& J这在中国人看来肯定是忘恩负义,可实际上是我们不理解人家看来的那种贵族精神。帮我是出于道义,并不能阻止我夺回本属于我的东西,这是两码事。
5 K! i- R# O; z& r8 q3 h贵族精神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当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贵族精神时,这个民族就不会被流氓精神和暴发户精神所折磨,而是活得很快乐,很有尊严。/ @' ^$ [! q9 G# B+ Y
摘自《百科新说》)8 Y% R, m9 D% E7 o

作者: 小小石头    时间: 2012-9-10 14:45
《被误解的贵族》读过之后,觉得挺好,就转了。国家之间有太多的不同,同是贵族,中国贵族与英国贵族却大相径庭。我以前对贵族的理解就是中国式的,尤其是八旗子弟。《被误解的贵族》改变了我对欧洲贵族的看法,尽管不是所有欧洲贵族都像文章里说的那样有责任感,勇于牺牲,但是欧洲贵族的教养 素养 修养还是令人佩服的。
作者: 欢欢    时间: 2012-9-10 19:55
上学的时候,同学们一不好好学习,老师就骂,都是些八旗子弟,是不是,八旗子弟因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就都游手好闲的啊。
作者: 勿忘我    时间: 2012-9-10 20:08
3 J6 N" [8 m/ w0 h

作者: 薄荷清凉    时间: 2012-9-18 06:13





欢迎光临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http://hljh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