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标题: 诸葛亮好大喜功不听劝 屡屡北伐导致蜀国早亡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梦焚天    时间: 2009-5-18 23:42
标题: 诸葛亮好大喜功不听劝 屡屡北伐导致蜀国早亡
小时候看三国,忘记了3 [0 ?" y5 w& `- d2 e
最近看了,特意找了相关的文章,让自己从多角度看,发来分享:6 [+ P0 V! R1 ]. m$ ?/ {

" Z' M- O# \4 t/ t: V一个极其英明的政治家,也不可能不犯错误。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主持蜀政,南征北战,多有失误,所以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还是很有真理性的,伟人也难例外。! g' y3 L4 p' \" u/ a, @& x

  u" f3 F! [/ |+ f但是,要是能够保持头脑冷静,思想清醒的话,那么可以将错误的危害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如果掺杂进感情因素,明知其可为而不为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势必带来很坏的后果。6 k4 `6 f: J& i9 e: t( T/ \

! S, L9 v6 q! O0 w' Z诸葛亮作为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典型,我们对其人格的伟大,所产生的景仰心理,是一回事情;但从其坚持错误的北伐政策,而导致蜀国过早地败亡,来剖析他的得失,则是另外一回事情。: U8 B+ |0 U# j' u* ~2 g, U7 N
. n, S, B* S/ z* U' Z
他所以要上表陈词,因为大家反对北伐。主要是国力不强,人心思定,连年征战,不胜负担,当务之急,应该使蜀中人民得以喘一口气,休养生息,医治战争创伤。而诸葛亮却不顾这种普遍的抵触情绪,坚持他的北定中原,开疆辟土,恢复汉室,继承大统的方针。" Q8 m/ `- _$ K
" C# u" `" g8 I' t: }
第一,他从汉贼不两立,到蜀魏不两存,到有魏则无蜀,到“王业不偏安,惟坐以待亡,孰与伐之?”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魏虽有吞蜀之心,不过,曹睿上台后,举朝上下,是主张掘壕坚守,待吴、蜀内乱的。他错过了这样一个相对平静,可以养精蓄锐的时期。第二,因承受先帝伐贼之托,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种感情上的义务,使他罔顾客观是否可能,贸然行动,很大程度是在维护个人的威信和尊严,是不足为训的。第三,他还错误地认为如果继续相峙下去,必然要出现突将无前,精锐不存的空虚状态。因此主张趁这些有作战经验的将领仍在时,早打,大打。这种思路和他没有说出来的,对于他个人的过于自信,和对后来人的缺乏信心是相联系的。其实战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个别人的有无去留,是不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在刚刚结束的一次失败战争以后,连他自己都承认“民穷兵疲”,“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的情况下,又发动一次不量力的进攻,前景当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9 w3 C/ s9 }  u% K
3 N* ^& Y8 M% [- e8 ]% [2 ?: a收在《古文观止》里的前后《出师表》,是诸葛亮最广为人知的文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及从这两句话延伸出来的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便构成诸葛亮垂范千世的至善品格,被万人景仰的忠诚典范。
( O$ s) P8 g1 _! C& A) \5 W7 v. N( \9 t! r0 K% m- ]
所以,文学这东西,它要渲染起来的话,挺能打动人心的。我们管这种作用,叫做“煽情”;而煽情的结果,往往就有一叶障目的弊端。前后《出师表》的感情,当然是真挚的,表达诸葛亮的耿耿忠心,简直溢于言表。但是,若研究一下蜀国当时的内外状况,刚刚劳师远征,七擒孟获归来,诸葛亮就要挥戈北上,这两篇动员令,从给蜀国所造成的后果看,就颇有值得斟酌的地方了。
2 L4 ?# _2 c3 \$ N, s9 g! A
/ f' ~, P' H& f6 ]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但他一不顾国力强弱,二不顾民心向背,三不顾敌方虚实,四不顾周边环境,就要向曹魏挑战,实属冒进行为。好像所有好大喜功的领袖,都有因冒进而吃苦头的教训,而吃了苦头还继续冒进,再吃更大的苦头者,也不乏其人。所以,二次上表,甚至连阿斗也劝他了:“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
. h  {+ w2 l  g/ k
; r/ P  }! H  y阿斗当皇帝后,可算是一无可取的庸才,独有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虽然他的出发点并不是正确的。可惜他这个皇帝是个傀儡,如果说话算数,休养生息,修边固防,也许还真能偏安一隅。可是诸葛亮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劳军扰民,内外交困,以致西蜀苟安的局面,也不能长久。
! z5 t: n- k3 k( b0 P
# k7 s' U/ k3 i3 [+ W. i《蜀记》里记载:“晋初扶风王骏镇关中,司马高乎刘宝、长史荥阳桓隰诸官属士大夫共论诸葛亮,于时谭者多讥亮托身非所,劳困蜀民,力小谋大,不能度德量力。”
3 z; r% d8 a6 O+ L
- L; Q$ v* L2 K0 v" c* N; I5 l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静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8 W6 a6 u, {* y3 t
6 R: |7 A- L" f2 v7 C8 i
这都是与诸葛亮同时代,或稍后一点的人士,对于他频繁北伐的议论,可见当时有识之士,对他的六出祁山,是大不以为然的。诸葛亮罔顾国力,频繁出击,实在是由于他太过于自信自负。但这种心理失衡者,岂止孔明一人,凡领袖群伦者,一旦成为人誉自诩的济世之才,便有一种功名欲,不朽欲,树碑欲;甚至像文坛这么一个其实没有什么戏唱的场合,也有人来不及地给自己盖个庙,以便活着被人上供,真是很可笑的。孔明认为曹操死后,魏国再无足堪较量的对手,过于轻敌,过于躁急,想打开蜀国的封锁局面。当然,这也是他过于相信自己万能,过于追求不朽声名的结果?, ?5 i6 j6 b) G: i
, O$ M) o: H9 Q6 }4 z
这种可怕的欲望,也是此前此后许多人物都具有的留名万世的情结。哪怕倾家荡产,祸国殃民,也情不自禁要在历史的长卷中,给自己树一块碑石。诸葛亮的出兵汉中,绝对是他的性格所造成的悲剧。由于他位极人臣,权重一国,自然无人能够左右他,结果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大家看着他一步步地走向最终的失败,无法挽救。2 ^+ A! q* K+ V4 H& e" [' s
7 X( w/ P7 V7 G2 d, a
所以,他的亲信马谡认为“平南方回,军马疲敝,只宜存恤,岂可复征?”他是听不进去的。谯周的苦谏:“何故强为?”他同样不以为然,甚至连毫无头脑的后主阿斗,不解地提出疑问,也都阻止不了他北进的意愿。' r" n. l4 ]) _) J. Q

: }  o+ G, ?2 T- K这样一意孤行,置蜀国于死地,恐怕是这个伟大人物的大错了。5 c6 @  P8 a! z! h2 _0 S
% s. D' z0 ^9 v- A" r$ J, T. t
他若是如张俨所说,不将国力消耗殆尽的话,蜀与魏之争也许是另外的结果。
作者: 不是一般的老大    时间: 2009-5-19 09:18
原帖由 自由飞翔 于 2009-5-19 08:10 发表 * `. m- `3 l5 X7 m) A
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好文章,做人、做事值得好好品读,好大喜功,不查民情,是我们民族的一大劣根!!/:01 /:01 献花
大哥说得对。徒步也是一样,量力而行。千万别造成恐惧和痛苦感,就像平常总去那家好吃的饭馆吃饭一样,一次不好吃,多长时间都不想再去。
作者: 烈焰男爵    时间: 2009-5-20 15:33
/:03 /:03 /:03




欢迎光临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http://hljh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