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麦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山行漫记》(1--9)全文完

[复制链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2:47:06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 C& W6 t0 e6 t- M, P
①邹鲁(1855 - 1954)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于1937年夏游览黄山时,所题“大块文章”,四个大字被石工横刻在鳌鱼峰上。
景区主要游览路线步行(平均速度)所需时间:  H* P; S! q# V* d
云谷寺-白鹅岭步行2个半小时;白鹅岭-始信峰20分钟;始信峰-北海-20分钟;北海-清凉台15分钟;清凉台-狮子峰顶15分钟;北海-光明顶50分钟;北海-西海饭店20分钟左右;西海饭店-排云楼宾馆3分钟;排云楼宾馆-排云亭3分钟;排云楼宾馆-飞来石1小时;飞来石-光明顶15分钟;光明顶-天海15分钟;排云亭-步仙桥2.5小时;步仙桥-海心亭1.5小时;天海-鳌鱼峰15分钟;鳌鱼峰-百步云梯30分钟;百步云梯-上莲花峰-玉屏楼2小时;百步云梯-玉屏站-玉屏楼1.5小时;玉屏楼-玉屏站15分钟;玉屏楼-天都峰脚30分钟;爬天都峰1.5小时;天都峰脚-半山寺0.5小时;半山寺-慈光阁1.5小时 ;
, Y- F( o0 L3 j半山寺-立马峰????
③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磴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这就是“百步云梯”。那龟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把守,故名“龟蛇守云梯”.明代后世靖曾有诗云:“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猿惊难上回山水,鸟骇迟飞落野藤.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展每凌竞。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险层。”今人亦有诗云:“云梯百步客心惊,曲折蜿蜒接太清。莫说自然多险境,人生道路更艰辛。”
是谁在这前后数里,杳无人烟的悬崖上开出一条通途?相传,在很早以前,山下住着一个黄善人,终年干着修桥补路,好善乐施的好事。当时,前山和后山互不相通,脖子就卡在莲蕊峰和巴鱼峰之间的这块悬崖上。当地人称这块悬崖为“断头崖”。黄善人肯出大价钱也雇不到一个帮手,逼得他只有自己干。他的善心被救苦救难的乞丐大仙铁拐李知道了。铁拐李为了试探黄善人的开路决心,变成一个年轻美貌的游山女子,因迷路来到断头崖前,求黄善人送她出山.黄善人心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开凿这条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眼睁睁地看一个弱女子落谷粉身,或葬身虎腹。他答应护送迷路女子出山,可万万想不到那女子却变法儿整他,一会儿扭伤了黄山百步云梯脚,一会儿刺破了皮,硬要黄善人背着她下山。下山后,她为大功告成了。我明天要来接你上天去,与你同列仙班。”“哈哈哈!”一阵笑声未落,老乞丐不见踪影了。黄善人这才发现那乞丐原来就是铁拐李。第二天,黄善人简直没费气力,就一连凿出好几个石级。当他直起腰来一看,风轻云淡,一条又平又阔的石级从山脚直铺到山顶。铁拐李正笑嬉嬉地迎面走来。黄善人忙说:“仙长留步。容我刻上“百步云梯铁拐李造’字样留个纪念,可好?”铁拐李说;“不必,不必。仙不图名,人难脱俗。你快跟我走吧!”说着便拉住黄善人的手共同驾云而去。
1 R+ r- y7 ?( ?3 ~后来,有个游方僧人,见百步云梯扼前后山咽喉之地,猛生恶念,谎称这是他献资营造的,要一切过往行人统统丢买路钱,于是触犯了佛门清规,玉皇差遣金甲神,一鞭就把他打成了“老僧入定”这块巧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3:16:27 | 只看该作者
曾经有安徽人跟我说过,去完黄山哪里的山都不要看了,黄山的景色最美!/ J$ d7 B4 d7 M4 J: |: r
身未动心已远 发表于 2009-11-3 11:12

9 h; O' M" g& S2 ?, y7 z
5 u' l3 J/ @) x5 Q  A黄山真的很美。但不同的山有着不同的风格,去黄山那次我们同时也去了九华山,九华山是一个奇险峻的和充满人文色彩的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3:3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11-17 13:36 编辑 . X' {% p6 D  G4 ?, Z0 k5 v8 t* Z
4 T8 a# ]% {  r% R$ X; e
[wmv]http://zlq.zust.edu.cn/uploadfiles/wlhx/20080330112344422.mp3[/wm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16:44:17 | 只看该作者
发一首  班得瑞——追梦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1:3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11-25 11:57 编辑 9 x6 f8 S) g% W- Z( c& L# u8 ]+ W

, k: {/ m- E: ^9 j# X2 _+ Q, G
              《黄山行漫记》(七)

# t) i4 _, o9 R' _( e. d% x0 C
" j2 T9 g& t. C3 h+ G$ O
   我和阿紫下了莲花峰,沿“莲花梗”一路走去,近2小时的山路,蜿蜒曲折,风光无限……10点多来到玉屏楼。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地处天都、莲花之间,这里几乎集黄山奇景之大成,是黄山绝佳之处。驰名中外的迎客松挺立在玉屏楼左侧,右侧有送客松,楼前是文殊台,楼后是玉屏峰,这里又是黄山石刻最集中的地方。

' n3 t$ `0 r: P( Q: H3 K
   玉屏峰海拔1716米,峰前为约近200平方米的巨石平台,称文殊台。文殊台平坦开阔,巧石云集,奇巧无比,特别是文殊台左有“雄狮”盘踞,右有“白象”蹲伏,狮象相距50米,故有“青狮白象守文殊”之称。峰顶距文殊台36米,上面有块巨石,形如巨佛躺卧其上,那就是著名的“玉屏卧佛”,它头左脚右,迎面朝天,听着松涛,枕着玉屏,酣睡于峰顶。佛身峰石上,刻有毛泽东的巨幅狂草“江山如此多娇”,那龙飞凤舞之势,倒海翻江之功,绝对是黄山石刻之最。(当年老玉屏楼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1:3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11-25 12:00 编辑 % X& M" q8 y$ j8 ]
/ [6 {( c: t! G: v! ?
   玉屏景区是摩岩石刻荟萃处,小心坡的“观止”,渡仙桥上的“一线天”,蓬莱三岛对侧的“好”,玉屏峰壁上的“宇宙大观”、“群峭摩天”、“一览众山小”、“不险不奇”、“岱宗逊色”、“奇观”、“气象万千”、“如何”、“果然”等等。篆、隶、草、楷等各种书体都有,书法精湛,点缀自然,与那些山石浑然一体,均乃绝笔佳作。我和阿紫又转到玉屏峰东侧,“狮壁上刻有朱德元帅的“风景如画”题刻,苍劲有力笔力透石,宛如率领着突破天堑的百万雄师。(朱德元帅石刻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1:4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11-25 12:12 编辑
3 ^' R2 v% q* o5 S8 u2 y; T) h/ ]
" ~1 n  i$ t4 K: f
   我和阿紫立于文殊台上环眺四方,莲花如盖,旁有“鳌鱼”在戏海;天都高耸,上有“天梯”“童子拜观音”……。七株陪客松,形如仙女,娉娉婷婷,玉立台上,姿态秀丽,轻挽微风,伴陪着我们观山看景。
3 \3 e# P7 \8 g2 t) U( }
   东侧旁边便是著名的迎客松①。迎客松倚着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800年,它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高大的古松,傲雪迎霜刚劲挺拔,饱经沧桑顶天立地;翠绿如盖的树冠姿态优美,雍容大度彬彬有礼;一侧枝干远远伸出,似展臂欢迎着远道而来的我们。呵呵,我和阿紫也当了一回国宾。(迎客松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1:4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11-25 12:13 编辑
) {7 S' V; P: k# x' Y$ p  {% X- @4 j7 V( ~0 x
   我和阿紫下了“玉屏”, 猛抬头见西侧岩上的“望客松”,立于石罅之中,枝叶苍劲,姿态优美,频频点头致意;道旁“蒲团松”,松冠如盘头美女,盘曲锦簇,松针浓绿铺展平整,状如蒲团;再向前就是挺立云天更俱风采的,卧龙松、探海松、倒挂松等奇松。走了、离去,作别玉屏,道旁壑边等了我们500多年“送客松”,恋恋不舍的向我们招手相送……(送客松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1:46: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11-25 11:53 编辑
4 I) {1 O8 ]. c' C- O: _; F2 y& u' E/ z  g+ `7 X
现在的玉屏楼照片/ X3 n: k: ^. F8 N
7 M1 K6 C, F0 k& j1 K
8 u' b% U# S% q, V" x/ W
, u' |. @' ]$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1:47:34 |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 迎客松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松名始见于民国《黄山指南》。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千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此松被称为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礼,形象可爱。有诗赞曰:“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干年。”游人到此,目睹此松,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景留念,引以为幸。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根据它的形象制作的。迎客松已蜚声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迎客松作为国之瑰宝,是当之无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206083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56号

GMT+8, 2024-6-1 22:20 , Processed in 0.62647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