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标题: 《我和禅的童话》(1—18更新中) [打印本页]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25 22:37
标题: 《我和禅的童话》(1—18更新中)

$ M) B- _0 A  z" |6 X* s4 x: v9 j: l2 h2 [' Y% ]# n; \' b) K$ i

$ b0 i5 x1 B" [: |0 ?, G                  《我和禅的童话》
9 N6 {% Q, V; o: H
( V5 M5 |% Q0 G. U4 R; k, M' N
                      〖序言〗0 F1 Q; _$ x* L4 |) }  B/ S

+ P( m* ?1 X; V& Z  关于“禅”了解的很少,过去在大学“中哲史”倒是学过,没花力气钻研,也就还给老师了。近来网上“禅”声不断,大网站、小论坛,以致个人博客都纷纷谈“禅”色敬。这又让我重新认识了禅,也算是大学的补课吧!
3 g5 v, @, q% J+ d+ j) |5 z. r" h
  对于禅,自达摩在南北朝时期来中国所开创禅宗,传至第六代宗师慧能之后,禅宗才开始发扬光大,生生不息,派别林立,日益强盛,故以前六位宗师尊称为六祖8 v# b& {+ j' u: }7 @
  
* e+ F4 V2 t9 W: u( L" j; z5 C( [   # c$ @/ T: h8 }$ W
  “禅”就是对人生的一种冥思,顿悟和理解的过程。很可惜时至今日,使得这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达摩曾在中国面壁九年,苦思冥想的而顿悟开创的禅宗,离我们渐趋渐远。而却在日本传承下来,得以保存并发展,因此包括英文中的“禅”也来自于日语,而不是中国这片“禅”生之地;特别近些年越南人“一行禅师”,优秀的禅宗实践家。他那具有浓厚现实生活气息的说教、美丽如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慈爱和睿智的心灵,无一不在深深打动着渴望幸福、快乐的人们。他的《文集》被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在西方发达国家广为流传,成为欧美前十名畅销书中,唯一的非小说类畅销书。可我们中国的禅在哪? + L* J# S0 L6 [7 L
2 u& C# }6 _7 c2 A) ?
  禅作为一种文化能存在和传承,总有他的道理。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发扬光大;特别是那些震撼人心的 “禅语”,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醒世恒言,相信“禅”会回到来,相信朋友们读后,能够祛除一些无端的烦恼,终身受用、幸福平安。: R; ^7 @/ M5 M2 f0 r

1 R; O+ A; W1 t  本系列禅的童话故事,想以一些著名的“禅语”作为寓意,按时代的特点整理和编写,自己也许不能胜任,只是想尝试,谢谢大家支持!) b. A/ K0 {/ q, t5 {/ O9 W+ C3 q

$ o9 C' j0 L$ P  H6 u- X0 x
8 H# X; K6 I7 O, Y0 Q7 _' s1 ^. B7 M; G, ^
; i" b8 Y) D7 I8 q7 Y0 A
* `+ a; u& Q- g! v, p4 k! P6 {

! [4 v; [8 P( u9 X0 @' Y  V; s/ Y5 }
3 e$ w0 g5 h' {- E1 B- B
注释:+ _$ J) {' I9 ~" K# N
①达摩,天竺人(称古印度),禅宗二十代佛祖。是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一人。他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历尽艰辛,后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艺。其经历充分满传奇性和戏剧性。" |; e% |! h) a- _+ F8 y
  达摩到中国弘法大乘佛教之时,正值南北朝的分裂时代,社会治安极差,民心凋敝,原有的佛教教理偏重于追求个人名利,趋附权贵,造成世风日下,道德观念也俞来俞难以发挥制衡作用。达摩行医济世,遍施爱心,在下层百姓中广结善缘,引起共鸣。他救助了面临被焚噩运的麻风女小婵,在日久相处中小婵对达摩由感激而生爱情,给修心性的达摩带来不小的历练。
. @: t7 k) [7 m. k4 G  北魏国师流支三藏巧于言辞,善于为高官大户说经乞福,他以说法传扬自己,一时名声颇盛,因而对达摩的声誉鹊起心怀嫉恨,遂进谗言于梁朝君主梁武帝,使梁武帝对达摩这个乐于厮混民间,不先至皇宫拜见的和尚产生很大误解。又知之达摩为求救助病势沉重的小婵差点误了梁武帝的召见,听信身边伴衲臣之言的梁武帝未能接受达摩“大爱的道理”。达摩带来的全新禅理激怒了抱残守缺的大臣,他们伺机以诡计加害达摩。遂将达摩困于一地牢之中,以火焚之,达摩临危若定,突围至长江。面对滔滔江水和凶猛的追兵,以一束苇草为舟飘然渡过彼岸,众人大惊疑为神仙。
0 i9 J9 r6 M; `* O( z  达摩一路来到北魏,继续寻找师傅指引的可以弘扬大道的地方,流支三藏发现嵩山少林寺颇似达摩所说的地方,为阻止达摩修行。火烧少林。是夜突降罕见的大雨,少林寺因而无恙。达摩看到寺前的两株桂树顿明白他已经找到修行弘法的所在。在少林寺的修行依然历经磨折,达摩教练众人武功以求强身健体。练武之事竟惊动太子,太子希望与达摩精研禅理,流支三藏怕危及自己的国师之位,又起害达摩之心。他令人教唆小婵初谙男女之事,用以诱惑达摩,幸而达摩灵智不泯,决心到山洞中面壁,斩断情孽。+ t6 E' M( K/ D. x
  达摩面壁九年,对禅学佛理和武功都有了更深的彻悟,而流支三藏对他的五次陷害反成就了大师的功德。达摩把自己的所悟所得耐心地传给大弟子小四。少林寺住持慧光感于达摩的功力,主动让出宝座给达摩。达摩主持少林寺,开始了中国禅宗的兴起。达摩经多方考验,收神光为徒,改名慧可,即禅宗二祖。
! }5 }2 Y; E5 u" k. d5 G8 I4 p  达摩觉得已完成了在中土弘法的大业,想返回久别的故国,他知道百姓和弟子们不舍他离去,就乘机假做中毒不治,溘然化灭。灭渡二年后,有人见到只穿着一只芒鞋的达摩……再查看棺中果然无尸。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佳话传遍天下,流支三藏竟震惊得跌落山谷而死。 7 z/ m; _) A1 D2 q0 C* |8 y' l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
8 F6 |6 V" Y9 n历史上还流传下来不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人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_5 w! K( w* q; v
②唐朝佛教《六祖坛经》记载,慧能和尚,河北人,不识字,很有学问,在广东传经,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  慧能著名的四句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典型地体现了其唯心观点。慧能认为,“佛性”是人心本有的,人们在选择“成佛”道路时,要有坚定的主观信仰,相信自己的内心,这样就可以解脱苦难。林克回忆:毛泽东说,慧能的四句偈语指出,世间本无任何事物,故无尘埃可沾;佛性本来是清净的,怎么会染上尘埃?这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胜神秀一筹。神秀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慧能的这四句偈语就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请人代书的。他们两人的偈语都是因弘忍选择接班人而作。比较起来,弘忍更赞赏慧能的体悟,于是选择他继承自己的衣钵。
2 c/ h' Z1 |% W( Z( H  T. [1 n3 A③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2 Q) H" k/ b2 Y+ o) o( j% b
# p- v7 @# l/ X/ b* C8 K' ^# O- m[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27 14:53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25 22:57
谢谢临江仙教我的插图方法!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25 23:15
标题: 少林寺禅的发祥地(称禅宗祖庭)

3 U6 X8 q1 v& b% `3 A0 c
% w7 W; I8 l- r4 d' n[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25 23:17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3-26 05:58
其实,中国也有禅,也有禅宗大师,从古至今,只是没有以禅的名义罢了。我认为,禅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或是一种信仰,更应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
9 \( G& s0 S6 u. y# S* y古代的庄子,那种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今人的于丹,那种对古典精妙的解释,那种解释出来的人生在世的一些道理,难道就不是禅了吗?我认为是。  u( D! H8 w! E  f" @7 U
禅在我心,心有禅,禅无处不在!
作者: 孤独求败    时间: 2009-3-26 08:55
感谢老麦的佛学传播~
9 G2 L9 p4 k) J1 E; F% k" c  去年七月前的某一天,我突然对佛学产生了兴趣,确切地说,是对出家有了想法,并立马给自己起了一个法名——无能慧觉,自释:人称我为聪明有才之女,实为无能,但我依然热爱聪明喜欢智慧,并希望早日觉醒。
! [0 f3 ~& S) z7 O. t; E# u     清顺治皇帝做了一首耐人寻味的偈子:“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k0 Q9 A: K# ]% c- ~
     “佛不度无缘之人”。我的求空,只不过是一种心的迷惘。我乃性情中人现时难以摆脱那些恩爱的缠绵、仇恨的蚀骨,乃至于许多低级兴趣。所以,难修入门之德,修亦不会成功。暂且继续穿行于凡尘苦海,等待他年佛主慈悲超度吧。: |" A2 o% H% _, @' U: H" }% z
     但看了一些佛法知识还是有所收获。
# S: v: M4 X4 J- ]4 F7 X2 ~+ ]' I0 N8 @5 y  心的效能决定个人的思考、情绪和回应能力,禅即是心的效能训练,要想“如实知自心”最直截的方法就是参禅。; O2 x) _# b* r( n# s
     禅,不是别的;禅,就是你自己。 7 r" }" C+ `' \3 F+ k
     古人洞山走到水边看到自己的影子,顿悟:“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N" I& }6 c. R7 f/ B5 m
     真正的开悟,就是认知、肯定自己 ,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生命的觉醒。这,就是参禅的目的。' B9 I$ b& Z' x9 C/ `
     禅是一种生命的智能、生活的指南、心灵生活的艺术。
, L# T% U/ ?& H9 Y  c) r       我,等待那个开悟的自己。
3 I8 ~7 _% c6 }1 h7 T
+ e; w9 ?+ p4 g" U+ y2 r  i2 T[ 本帖最后由 孤独求败 于 2009-3-26 09:34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26 12:47
[wmv]http://www.bjsgwh.com/img/amtf.wma[/wmv]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26 12:50
标题: 1、《达摩和神光的故事》
  Y  |) j! \; N' p
9 B: @& V/ O: p9 {! N

5 |) ?" s1 M( E! M6 J( u6 o; @9 M            1、《达摩和神光的故事》- X! O# I. h8 Y0 @/ i* C2 O

7 y$ ?. I. d7 P; Q- m题记: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换回苦海迷路人。一切皆为虚幻,不可说——悟!
7 @0 z$ {* `! Z- w$ T" h, s8 N
8 J' \% f% e3 k. o: q) D; z  达摩始祖,我听说你当年西来,经过神光法师讲经处,发现他辩才极好,讲起佛经来,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可后来,听说死期将近,照样惶惶不可终日,吃不下睡不着恐惧不安。是这样吗?到头来神光还是跑来,求祖师你帮他安心。为什么?禅不是讲跳出红尘看世界,入了法门就置生死于度外吗?
" z! A1 o5 o+ Y  b- ]* i
* L  E; D8 l! D  C7 s  I) u  达摩,呵呵!是呀,佛家的道理固然人人讲得,佛家的境界,未必人人都能达成。道理讲得再好,也不过口头禅。等到神光改名慧可,九年长跪不起,以至自断一臂,只求安心。1 K. w) [/ H, j6 f( k! a, h# y

7 i% `1 h  j6 t8 u. O  达摩祖师听你对慧可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沉默良久,然后才说:“觅心了不可得。”你说:“我与汝安心竟。”于是他当下大悟,成为禅宗二祖。) k$ ]& S& Z( o7 T; s! H  `

5 W: z. v! C' r7 i3 u: c+ A7 \8 W- K' _5 m
  “觅心了不可得”的道理,讲的就是禅的,“一切皆为虚幻”,不要被虚幻而蒙蔽。 慧可二祖心不安,又找不到心;达摩讲不存在心,也就不用安。慧可便开悟了。. \8 Q- j0 W$ S2 [' i$ {) q6 @+ z9 Z

4 Y: k$ g$ g: b5 w+ Z5 k* G  M  哦!达摩祖师,原来世间的,心烦意乱、悲伤痛苦、喜怒哀乐等,都是人自己强加给自己,是自扰。世间万事万物,就像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彩色气球,欲望驱使去抓,到手原来里面是空的。禅的高明,就是以冥想和顿悟识破蒙蔽,不要被这些虚幻所累和自扰。
2 K$ A5 ?0 Z/ h3 q" s

1 o) R7 E' a& f2 J- b. H2 X) n* d8 H3 f; {7 @5 |" x

* \& i' \) ?3 }* y% f% I' w; ?4 U0 ]7 D+ k/ V0 J8 |: k
①语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 h1 i8 j  Z$ u# O% Y6 k5 s虚幻即为不妄想,不妄念,不因财物所累,不因享受物欲而不择手段,不会猜疑,不会耍心眼,耍手段,等等。
$ }0 D5 U. s, b5 U% M! P* b. _4 ?; q
5 o: p  N- r9 C! f/ Q[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26 13:10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26 13:04
标题: 达摩始祖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3-26 13:38
老麦接着给俺讲吧,听你讲禅,我的心也安了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3-26 20:09
值得期待,
作者: 快乐的风    时间: 2009-3-26 21:06
是啊 一切皆为虚幻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29 00:29
标题: 2、《弘忍和慧能的故事
; P$ B) Z& K9 }- T2 z0 s& T$ b  k" V& Y& }
& Q+ n: n) N( _+ h
           2、《弘忍和慧能的故事》
: `) }! i3 ^* h( Q7 Z3 d  v: {1 O; C, z; a* O
  弘忍五祖听说你当年选接班人,是以公平竞争来确定的?有点西方总统竞选的味道。
  B2 S" F1 o4 Q0 s+ Q4 D8 K( C# i- ]0 p
  弘忍五祖说,是啊!大家各写一偈①来,当时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第二天清晨,我看到后此偈后没有作声,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强调修行的作用。这样理解与禅宗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没说透“禅”是感悟中得道。 本来世上是空,万物只是虚幻的印象,心原本当然是无杂念的空;禅就是保持心的原本,开悟的人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动心、不留痕,这是禅宗的境界。
- _! X! T4 c* i
; {: c( ]; F: C. N5 `2 ]* c1 ~  弘忍五祖,这么说你没看好神秀作接班人?那后来怎么选了慧能。
, n. W! p2 n* [& N, p. a. n
7 e# n4 L* D% g1 n- f6 q% l2 m
0 Q7 G' ^4 N6 O1 f* ]( F; x- L/ t  呵呵!弘忍五祖说,人信缘,缘信禅啊,缘不是强求来的。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七岁就以卖柴养母;后来拜我学法,初见慧能,我便问,你是哪里人? 来这里求什么 ?慧能答,弟子岭南人,来这不求其它,只求“做佛”!我听了随口说:你是岭南人,哪里能“做佛”!慧能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听了此话,我暗暗吃惊,便收了他安排随众僧劳动。
4 t. W. E$ A) l5 ^6 j
9 ]2 B( a8 L& G  A, l! v% t  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欢快。当时我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我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通过考试录用,选择继承人。按照当时的院规,慧能是没资格参加的,因为他只是不识字干杂役苦僧。慧能要求也做一偈得许,由小和尚代写在佛堂的南廊神秀的偈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R' C! x/ ~  F! K$ a- X2 `, _
0 c4 i. ~: T" s! S$ A
  我当时看到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叫来了慧能,当着众僧人的面数落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我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时来了我的禅房,我向他讲解了《金刚经》,并传了衣钵给他。
- Y& v1 ~5 E$ ]. g% k: m, H
) {0 N- P. B+ q8 v+ d) ]  弘忍五祖,那你为什么不当众赞扬慧能的偈子,立他为六祖呢?- d2 O- z) G; u# M9 R
! y: V9 f$ m" S( O, p
  哈哈!弘忍五祖说,继位之争不了得,和尚也是人啊,没参透禅的人心怀叵测,不得不防。我让慧能连夜逃走,慧能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杀慧能,但没有追到。* j5 s' W3 R# u

) U3 c3 J: l% H) |% x/ H9 Q  弘忍五祖,你真是高明,原来慧能六祖是这么产生的啊。
7 g% h8 C! ?8 [3 G- r6 v

) I6 K% y6 I0 R4 M2 Y) R0 _
. k; [7 g: F/ M( D. p* s5 }①偈(jì) <名>梵文Gāthā的音译“偈陀”,也有译“伽陀”、“伽他”的,简称“偈”,意为“颂”、“讽颂”。 与梵文或佛教有关的地方,“偈”均读jì,国人多读为jié,应特别指出。7 p* p2 E3 ^5 q9 c1 f
  偈是佛经体裁之一,主要有两种:一曰通偈,由梵文32个章节构成;二曰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这种四句的韵文来阐发佛理。
, e, _+ i( v$ D' m3 e# h3 u, u3 J, w$ P, G# Q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0 22:15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29 00:38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3-29 21:18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G# U1 {# x5 {' K- E- l经常听到这句话、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表达的是什么呢,请赐教
作者: 风之衣    时间: 2009-3-30 11:29
感觉真的不错   心灵净化了   :/090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30 12:53
标题: 给灯火阑珊的答疑:
给灯火阑珊的答疑:
8 p" Y1 J3 d; R
: e. z5 u- Y( c' _$ x4 V3 Y    首先,这首诗其实叫《顿悟》,它是对应神秀那首叫做《渐进》而来。孤立从顿悟的字面是难理解的。/ k. R* `1 D) r: X# s7 K
  
, @# p& P9 g$ _7 j1 p
    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意思是说人的身心就像菩提树,明净台那样圣洁干净,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时时反省自我,不要让自己的身心被世俗污染。这也是修身养性的基础,所以叫渐进,意思是要循序渐进,要一点一点进步。
' h6 o) ^- J5 d- T' g$ L  

* }% S7 b& ~  ~6 ]: i  这样,对照你问的这首顿悟,也就是说当你修行,进步到一定新高度以后,就会对此有更高一步的领悟,身心都不在怎么会被污染呢?“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本来就没有菩提树这种树,明镜也不是台案,身心本来就是一种虚无的东西,是一种人们想象出来的东西,这样虚无的东西到哪去惹尘埃呢?
( l; G5 k7 L& n   

( }) ]- m9 M# E' G% Q    神秀的渐进像一壶烧着的水,温度在不断的升高(量的积累),通过不断修行避免污染;慧能的顿悟却是水烧开后的蒸汽(是质变),不会受到污染。这正是禅要达到的境界。7 w2 M" m5 p, y, I& Y
7 j3 n/ Q( B  D3 }
    其次,禅就本身的佛性而言。禅宗全靠一个悟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禅宗讲求空,慧能这四句偈语的意思,就是没有意思的意思,是讲顿悟成佛。理解禅的要领把握十六个字:“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b* ?  P% B: K' K9 e
, Z- t! v8 l* M+ X& i; Q, W  f
     禅认为世界是什么也没有、万物只是虚幻和外相(外在的虚幻表相),我们的身心当然也是虚幻,所以无尘可染。. `. m( j" ~! f5 c
   
  p9 p1 V3 z) {4 r7 ?# O0 ?
    这也就是禅讲的六根清静,四大皆空的升华。六根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无杂,人不要受到感官欲望的诱惑,那些只是虚幻。3 C+ F7 F* K* _7 g
   

& L. j3 w! p  P1 @    四大皆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是要认清世间及人生的真相是虚幻,名利地位到头来都是身外之物,以解除现实中对其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这样人就能积极向善、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不图回报。# }( w' M5 O* x$ ^, ~9 x0 ]

9 W, s. x! C" _) q    所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是禅顿悟,人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动心、不留痕,这是禅达到的境界。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3-30 18:39
世上万物皆为幻象,可是我还是希望这幻象能更美一些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30 22:03
标题: 3.《四祖道信收徒弘忍外传》
    3.《四祖道信收徒弘忍外传》 : X$ y" D; d( c1 }% c3 `) j
/ s9 D0 f' c1 U' {# M: q( s$ [9 N! R
  四祖道信,听说弘忍是黄梅人,他的出家有一则神奇的故事。 他本是破头山中栽松的修道者,曾求道信大师你, “我这一生别无所求,一心向佛。但不知佛禅的大道,能否有幸得闻呢”。是这样吗?
( Z" d8 W: a% o) ?2 [$ l  

" p/ U0 b/ ~" N! X  四祖道信玩笑着说:“我看你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即使能够闻道,只恐你也没有时间将它大加推广,普度众生了。如果你投抬再来的话,我倒可以等你。”
4 O$ S: j2 Z, Y" U   

) w" c1 T3 x2 P4 U& i! s  谁想栽松道人听了,定下决心,必拜四祖你为师。 当他行走在水边时,看见了一个妙龄少女正在洗衣。他作了个揖,问道,不知能否在你家寄宿? 少女说,这事你得问我的父亲和兄长才行。栽松道者说,你先答应了我,我才好去跟他们说。 少女便答应了他,他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破头山。! E7 e# m- V4 H1 X# d
   

! q, r, z" l# o! h5 n" ^" |
5 F$ k" Y  s7 Z4 N; n  几个月之后,少女忽然有了身孕。父母都为这件事深感羞耻,追问是怎么回事,少女哪里说得清楚,父母便将她赶出家门。由于生活无着落,少女不得不为乡亲做些纺织之类的活来糊口。
# P! T0 |8 z; u; Y7 n* {2 `   
; {0 _' x* W& d7 o4 L# @( `
  后来少女生下一子,因为这个小孩来得太蹊跷,她认为这孩子要不得,就将小孩扔进了污水沟里。第二天又思子心切,忍不住到沟边一看,看见小孩不但没有被淹死,而且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污水,光洁可爱。少女大惊,就把他抱起来,从此悉心抚养。. p" i5 o' Q7 B- `9 R: V! ~
   
* s. K! W" D8 s/ V( M1 |8 i
  小家伙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便随着母亲一起乞食。乡亲邻里都叫他无姓儿。后来遇见了一位见多识广的长者,长者端详小孩的模样,惊叹道:这个孩子只缺如来三十二相中的七种相,虽比不上如来,但可强一般的人千倍。2 E9 }/ a* Z& B9 t
   
/ ?9 @; J# h( }5 ^  g! h
  四祖道信,是啊!有一年,我经过黄梅,路上看见这个小孩,骨相奇秀,比一般的孩子大为不同,便问他:“你姓什么?” 小孩回答:“姓倒是有,但不常姓” 。 道信问:“是什么姓”? 小孩响亮地回答:“是佛性”!! c3 z: B! P2 k6 v' c
   

6 M# z0 u- z0 |  R* b; J; `9 h  我大为惊异,暗自赞叹这小孩敏捷善辩,聪颖可爱,同时想到这小孩子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姓,也许有什么苦衷,便慈祥地追问:“你难道没有姓”? 小孩仍从容地对道:“性空,所以没有”。; w( m# X* B. q3 T6 w
   
  四祖道信当即认定他是个法器,便派侍者到他家里,请求他的母亲准许他出家。母亲此时早已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便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一点也没有为难之色,并对孩子说:“你本来就是佛的弟子,现在你跟师父走吧”。" L9 |% z: S1 v5 @
   

( ^% \1 T3 A3 L* U  呵呵!是这样啊。那无姓儿后来接受了道信师父你传下的衣钵,成为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G$ s2 D9 @7 {4 p, `6 y  j, \
; X8 E8 [- J7 G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0 22:46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30 22:09
标题: 四祖寺庙
0 `8 Y" S9 s$ G; D: h
! Y: q8 O0 n; ^6 {* W
四祖寺,原名正觉禅寺,又名双峰寺,寺庙创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它不但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日本、印度等在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
4 O" s# q0 u" U6 {    四祖寺位于湖北黄梅,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亲手创建的,寺庙自唐到清香火不断,唐宋盛极一时,有殿堂楼阁八百多间,僧侣达千余人,每年朝山香客数以万计。千百年来,寺庙历经沧桑,几经复毁,仅存十几间殿堂楼阁和一些名胜古迹。6 c! ?# w4 I" K& b" [- h
& y  K) f* O# c7 A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0 22:24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30 22:25
标题: 观音菩萨
[wmv]http://www.jhsgs.com/image/y.wma[/wmv]5 `  e9 X* W  U9 c
& P0 j& P( C' ~! A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0 22:40 编辑 ]
作者: 快乐的风    时间: 2009-3-30 22:49
麦莎老师  博学令我折服  期待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3-31 19:37
标题: 回复 16# 麦莎 的帖子
谢谢麦大哥了,有点明白了,只是修行未到,还不能彻底领悟其中的含义,接着听你讲禅吧。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3-31 19:44
有些学术性太强了,能不能故事性再强些,像第三回具有可读性,我喜欢读圣经的故事,希望你能把佛教变成东方的圣经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31 23:48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3-31 19:44 发表 3 R  V- I# b: v. h5 {
有些学术性太强了,能不能故事性再强些,像第三回具有可读性,我喜欢读圣经的故事,希望你能把佛教变成东方的圣经

6 a' @& ?- t9 U+ q2 y% n7 L; q. v# O5 p, K" w+ N9 u4 g/ p2 d) S2 j
版主说的极是!我试着写得通俗些。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3-31 23:52
标题: 4《王田和南隐的故事》
- S+ S1 |( C6 c- \' h  q: F* c
5 H5 ]+ v4 G' t* P2 x6 u9 X
7 u+ v( y7 h2 m% K# H0 H
              4《王田和南隐的故事》
2 W; ~' M# E$ D. M# u/ L
, w& d6 \3 P, p
                                    题记:禅是一种心的践行。是做好本份事,从忘我进入无我的境界。$ @1 c+ A5 S9 J* J

* S0 D5 m4 M( [  
/ T( B0 J, @6 v2 z5 h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郎中,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当地很有名望的一位僧人,王田于是便请教“什么叫禅?”0 s0 p! l) J5 W+ d1 w. Y2 ~$ r
    " I" Y  w7 w8 d% A& p( n
  那僧人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悟了禅,就不用怕死了。在那僧人的指引下,王田参访南隐禅师,说明来意,并请开示。 # C( T! _% }6 B$ J
3 h  K6 S/ B5 t& S
  南隐禅师说,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郎中,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王田郎中似懂非懂的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禅师总是对他说,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每天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去照顾好你的病人。
  `0 e0 f+ q) n' n/ ], ?
# q* x( \/ T- N! ^  王田郎中三番拜见,想袪除怕死的心理,未得到开示,心中不爽。因此,当他第四次拜访时,就抱怨道,有位僧人告诉过我,学了禅就不怕死。可每次来,南隐禅师你总是那么保守,还敷衍打发我说,照顾好我的病人就是禅。我是郎中照顾好我的病人是份内的事,对于这一点我很明白。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以后我就永不登门向你求教了,说完转身边走。
, [5 H: i" f% ]/ K% R# [! B6 l5 @# {+ E0 J- W- E
. d0 y6 E' e6 Q6 W% E8 O$ R) S% x
  南隐禅师哈哈大笑,拍着王田的肩膀说道,我对你太严格了,我送给你一个“无”吧,去参一参!
8 q9 {% h" A! [7 K: K
2 l/ J7 I+ J' ^4 _# g, {' K& {  王田苦参这‘无’字, 前后二年,当他将心境告诉南隐禅师时,得到的答案是“尚未进入禅境”。王田不心甘,专心致志,又参究一年半,终于开悟了“无”。疑虑逐渐消失,他善待他的病人,已不是刻意的善待,而不知其为善待。5 P8 @  u) M. j2 V

* y" W' ^4 D2 x  A, ^$ l* S2 K7 g   最后,当他叩谢南隐禅师时,禅师只对他微笑说了一句话:“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呵呵!无我的人还怕死乎。
7 p% r6 }$ U4 z1 ~6 W) p& e+ }  9 j& t+ Q3 o! g3 o+ {- N  A6 |
  本故事说明:参禅就是做好本份事,因为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能入禅呢?禅的 “无”字是,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你把本份事做到“无我”的极致,这就是无死的禅境,将流芳百世。
0 ]( k+ S) _% H! w6 A9 G! X! z4 V" {
3 Y* d2 u  ?- o8 n4 ]2 D: R2 w1 ?" `2 Q6 j' s" A

" q- a1 F9 J  n& f  @注释:
, f: v% i, c8 l0 C8 ~1 z, P' j/ B①南隐禅师要王田参这个“无”字,就是著名的赵州无公案。 “赵州”和尚有个著名的公案:吃茶去!相传每个到禅寺的人都来问禅师,如何修禅,每次赵州和尚都是一句话:吃茶去!根器很高的人当时就顿悟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茶是寺院里最最普通寻常的食品,而喝茶是寺院里边最最平常最最本分的行为,赵州和尚用“吃茶去”来提醒人们要在本分的事情中去体会禅的道理,禅不离本分。最美妙的东西就是你身边的事情。$ s5 t7 ?0 @+ _$ o9 C

! w# S( b, M0 p( u[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1 23:59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1 05:10
所谓禅,就是尽到自己的本分。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1 05:23
    老麦,我也替你讲一个和佛学有关的故事吧0 f) A( m1 H: I# T" _$ a2 f* A$ [
                                       物动与心动的故事
, [  s$ \/ B& |# N8 z+ J& D
    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处得到衣钵,为了悟道修行,只身来到南海。
+ V; q4 i- }( V% u$ V" ]& C    当时,广州法性寺有以为印宗禅师正在开讲《涅磐经》,于是,慧能大师决定在法性寺停留数日,以便听闻法师讲经。
/ j( @6 O7 H' C& P* L    到了这一天,寺前因为法师讲经而竖起幡旗。& W' T2 g; f& ^5 [& G. m' l
    其中,有两位和尚见到广场中飘扬的幡旗,便开始议论起来。其中一人说:“是幡动。”另一人则说:“不,是风动。”
; x  i; [) C0 V" h+ @    结果,两人就此争论不休。6 }6 }7 @" m; h0 t. I" m* o: r( i
    这时,慧能大师开口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你们两人的心在动。”
) e: C8 w* U% R    正在争论不休的两人,一听到惠能大师的话,顿时恍然大悟。3 E! g4 q- s: t; l
    这则故事的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春光灿烂、鸟语花香,或者寒风凛冽、花凋叶落,在禅者的眼里这都是我们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是我们的内心感受向外界事物的一种投射。因此,保持一颗平常之心,真正地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会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
+ Y: @- i( S4 v0 \! \4 R3 H
5 ~3 ~' q2 X' n1 I4 P" L  Z9 h) T
[ 本帖最后由 奈花岛 于 2009-4-1 05:25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1 06:07
怎么样,我这个故事通俗易懂吧?
作者: sunshinesl    时间: 2009-4-2 16:02
标题: 头一次知道这么多的禅故事,多谢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2 23:29
原帖由 奈花岛 于 2009-4-1 06:07 发表 5 i/ k" Z3 k* _9 P$ e- X/ D4 ?
怎么样,我这个故事通俗易懂吧?

$ L# X9 r: M5 \9 c
1 o7 t! t4 {7 n. K. ^0 l奈儿读了你的故事很受启发,旗动、风动、最后是由心动造成的,悟禅确实是一种心力。我们一起来写禅吧,也欢迎更多的朋友一起参与。最后筛选一些精华的故事,去除那些宣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糟粕,把那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好禅语帖子编辑起来,作为论坛关于“禅”讨论的思想总结。鼓励大家积极向上、向善,做好本分的事。  }- X5 ^+ a5 V% z" R

0 Z, b% A" N8 Z, }3 Z7 S[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3 10:36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2 23:33
标题: 5《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H- W2 ~  ~$ t# X+ k+ b3 W1 B! \
# O* e  \/ c6 w) C$ @" s: o
            5《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 H2 J9 T5 ~: x
! V. z5 g/ C& s9 P) g! L$ D$ g; V
  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他竟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W/ E9 R/ n2 u9 J

( \2 O; j8 H8 ?. l' ]5 l  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极平常的本份琐事,胸怀“扫天下”的大志。一心想干大事业固然不错,但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连扫一屋的事都做不好的人,怎么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
3 M5 a; |  a# I  R 
# l3 K" X( w* E  }. S3 } 9 h# |4 g2 g5 s, p1 I4 P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讲的并不是参禅的姿势,而是讲日常的本份事中都有禅理,从何处入手探究禅?那就是做本分事。
" H) @& s1 g+ a1 ~. T! I% `- L! m, e, F
  禅不离本分。在本分的事情中,去安心自然地体会禅的道理。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要期盼过高,过高人就变成期盼的奴隶,反倒成了障碍。只会着眼大的目标,就会忽视过程,而过程是由平常一件件的本分小事来组成的。: {7 F" e: w; Y

; a& B8 n. k, |# S  C: u( `  禅让我们“面对当下”,从本分事做起,做好本分事。因为最美妙的东西就是你身边的事情,语默动静体安然。不过分追求,不刻意索取,忘我、无我地投身于本份事,反倒最后会有所得、有所取。

2 T+ {/ g! J2 G4 z. L% j( L
% t: X* v0 }# ^: j[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3 10:38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3 06:28
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3 06:45
    本来惴惴不安的,以为老麦会生气,没想到老麦如此胸怀宽广,竟能邀我一起写禅。受人之约,当尽其责。那我就再写一个吧。有的朋友或许读了这则故事后能用得着。
/ }9 M) v1 Q  L' Z* v4 B
                          留恋已失去的东西,不如去寻找新东西
4 r5 ^5 Y4 m" ]1 G1 b/ D; F" s& x
7 Y, @  L: h; \! \7 m9 O
    有一个高僧,是位著名的收藏家。酷爱陶壶,收集了无数个茶壶,只要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多么远一定亲自去鉴赏,如果喜欢上了对方又愿意割爱的话,不惜重金也要买来。他有一只最最钟爱的茶壶。
; ~5 B: ^# Q% C    某日,一个久未谋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于是他拿出这只茶壶泡茶款待朋友,二人开心地畅谈着,朋友对这只茶壶所泡出的茶赞不绝口,因此好奇地将它拿在手里把玩,结果一不小心掉落到地上,茶壶应声而碎,在座的所有人顿时停止了喧哗,每个人都为这巧夺天空的茶壶惋惜不已。
/ L2 s7 b7 Q4 y7 `8 ?1 W    这时这位高僧站了起来,默默收拾起这些碎片,交给下人,然后拿出另一只茶壶继续泡茶说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
4 u. c# p" Y5 F0 j    事后,有人问他:“这是你最钟爱的茶壶,被打碎了,难道你就不难过,觉得惋惜吗?”7 r8 r: u: T( i6 A4 }  `
    高僧答曰:“事实已经造成,摔碎茶壶留恋又有何益?不如重新寻找,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呢!”% Y* w5 k+ J. a* D$ f6 {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常常对已经失去的事物,对已经成为过去的美好情感念念不忘,对比眼前,往往会黯然神伤。既然已经失去,既然已成为过去,我们是无法挽回的,何不重新去寻找美好呢?
+ n5 u4 _; s( F9 e, o
  D- f; y8 Z3 p% t: P/ [6 R4 p
[ 本帖最后由 奈花岛 于 2009-4-3 06:48 编辑 ]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4 11:12
想不到禅里的学问这么多,读了二位的文章,长见识了,谢谢麦大哥给我们这个空间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感受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4 12:49
阑珊,咋不谢我那?呵呵。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4 14:24
标题: 6《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 y' \1 ?' Y0 K- L$ S
                                                                   6《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 }# r2 E" n7 W2 Y  z

9 q0 {, O" c: g1 x8 J6 _0 _( e  苏东坡被流放到镇江的时候,与佛印禅师交往甚密,两个人隔着一条江,经常来往。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的庙里看他,禅师不在,苏一个人去参观佛堂。看到威严端坐的佛爷,诗性大发,管小和尚要来笔墨,一挥而就:“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写完之后很得意,让小和尚务必把诗转给法印,让他看看自己是否悟道。
3 @- i" Y  \& H4 z+ H2 b, Z0 }& G5 m3 N# s$ x
  佛印回来之后,二话不说,在诗旁边写了两个字:放屁!然后让小和尚把诗给苏东坡送回去。苏东坡看了之后火冒三丈,你个秃驴,不夸我倒也罢了,怎么能骂我放屁呢!再仔细地推敲自己的诗,却也找不出毛病;东坡决定找和尚理论,心里越想越气,岂有此理,立刻起身过江去找佛印。
2 y; W. o& h7 G: V& d1 E
- \% `/ v; v/ Q8 D4 B
' ^7 c- l$ _/ W/ U  苏东坡气呼呼地要找和尚算帐,哪知佛印早已吩咐门僧,“今天不见客。”苏东坡与法印何等关系?怎会理睬这“不见客”的推辞?不管三七二十一,强行闯关直奔到佛印禅堂,正要举手敲门,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上面端正地写着“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O# w( S6 D/ I       x9 R( X+ r' E" ?3 G
  苏东坡顿悟,心中暗叹,被这秃驴算计了!佛印的言外之意,你赋诗说自己能不为“八风”境遇所动,为什么竟被那区区“放屁”两个字,激的过江来和我评理呢?佛印一见东坡,哈哈一笑。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被我一屁就吹过江来了?东坡自愧悟禅浅薄,明白了老友的用意。" R* r4 e+ _! L( {1 a
4 A8 X3 ]5 x8 E. l
  原来禅讲 “八风”:利、衰、称、讥、誉、毁、苦、乐。也就说人时刻要保持平常心,标准就是不被,顺利、衰败、称赞、讥讽、名誉、诋毁、困苦、快乐这八风所困扰。过于计较,过于思虑,人们就会被杂念所困,会失去自我,成为杂念之奴。禅让我们用平常心来消除杂念,不要去想得了如何,失去又如何,反而可能做得更好。
' d5 `7 Y8 E! @$ i; p; S+ b0 i) x; i7 f9 m9 Z/ s9 m; P$ i* v: ^
  其实,八风里最关键的是“名利”二字,所谓“名缰利锁”,指的就是“名利”是束缚人心的缰锁!我们面对名利要有一颗平常心,失意的时不悲观,得意时更不要忘形。
2 Z" E% i! X) c4 [5 Y8 }5 ^
' D; ^) E  u5 d& U3 h% R8 i
$ k6 z% P& U* b2 C9 E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4 14:28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4 15:03
所谓胜不骄败不馁也,保持一颗平常心最重要,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4 15:22
标题: 禅院钟声
[wmv]http://www.szfjw.org.cn/szfj.mp3[/wmv]
作者: 十字小溪    时间: 2009-4-4 16:55
在悠扬的古琴曲中,品这样的文字,好像自己在打坐,净化心灵,无欲无想,修心养性,真的很舒坦!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5 20:38
原帖由 奈花岛 于 2009-4-4 12:49 发表
/ D. z5 j' w6 s$ W6 ^2 @阑珊,咋不谢我那?呵呵。

7 c! C. C( h+ L' E7 a; N奈儿,对不起了,这儿是麦大哥的地盘,还以为你看不到呢,呵呵,在这儿多谢了,另外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好文章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5 20:40
既有娱乐性,又有知识性,喜欢
作者: 梧桐雨    时间: 2009-4-5 21:02
麦兄    开始参禅了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5 23:58
原帖由 梧桐雨 于 2009-4-5 21:02 发表 ' |) h1 R# |- ?' z4 `, q! w" ]* S
麦兄    开始参禅了
梧桐,谢谢你来支持!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5 23:59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4-5 20:40 发表
6 R$ T' v' O0 _既有娱乐性,又有知识性,喜欢
版主,谢谢你创办了这个连载栏目。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6 00:04
标题: 7《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
9 I- ]4 \( l5 p

/ C# {$ z# d: i+ Y& Z
! v: V' \! D+ _+ k8 `/ {' |: C' m               7《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
1 _5 s* H; r" S9 \
  
5 a  E5 e/ L1 v- ]0 u

# K, i$ C: p7 r/ [; N6 l7 E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 ( ^6 n5 Y- o7 c9 C
   
2 t% k% N. F: q/ S% h
    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m# l2 T' ^/ p) O/ J  s
- t# j- l- e8 P! ^8 G8 @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 w1 k. J4 `) r/ I; {4 H" G+ Y4 n9 N6 S% Y. H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 ^+ l7 y1 S$ Z
3 _( N7 p& K6 r& {$ O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 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在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去!说完便去了。 9 g8 ^2 g  b: F( P# ?7 @. F5 o

6 u. \9 \/ G" [3 z% v
# f+ P4 n" c8 F    第二天,这个人遇到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 z: m8 d& W8 `
6 g  f9 |6 z( E2 v2 U, T: R. b   这人便问:你是观音吗?
& N. B6 @' M. I. b$ x: l* G1 c: H2 L; \# h+ ?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7 \7 U# L; d/ H% z
' j' x* E' s" V7 L+ r7 C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3 E# S' |/ x7 |) l8 K
( ^5 V+ q' ^- t4 P( j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了,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 W* v& f1 H6 U8 w

  k& H3 F; m4 T/ \$ a, U, w+ E( H, {0 \! s& X; J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6 00:13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6 07:29
求人不去求自己,国际歌不也唱到嘛: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靠我们自己。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6 11:57
标题: 六十六条经典禅语
[wmv]http://www.sllhy.cn/images/dbz.mp3[/wmv]
* D2 W, h" [! u7 b! `, C7 c4 R7 V: d: d4 g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6 12:01 编辑 ]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6 19:37
麦大哥的插图水平不一般,有机会教教我。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7 14:25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4-6 19:37 发表
  q1 H' o4 a8 S4 @" Z麦大哥的插图水平不一般,有机会教教我。

7 o: U3 [- ]+ H$ A
! h6 M. \  w- ~/ F4 U* |! r呵呵,我也是拜临江仙为师学的。这是在他的《四季》里给我的回帖:/ n$ v2 l9 Q' J% j, ~

8 \1 l/ O  T- d+ |
. t) K8 C( w7 q$ y+ n
回楼上,看这个方法,我用的4 T$ E8 C0 F0 x1 N0 ]6 M
4 T$ E8 C0 F0 x1 N0 ]6 M: {* A* w
  c8 Q- D$ M/ |: Uhttp://www.hljout.com/bbs/viewth ... &extra=page%3D1
: {* A* w

4 [4 q% Q) j, x) u/ uhttp://www.hljout.com/bbs/viewth ... &extra=page%3D1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7 14:27
很好用,但是只能用到7月,以后再换别的网站吧。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7 14:39
标题: 8《和尚近女色有何妨》
                                                                     8《和尚近女色有何妨》
% R! H& {- n! X/ a  u: }! V5 Z

* p4 E" x5 K/ c2 Z' A$ O) U! }  《六祖坛经》里边讲顿悟法门的核心理念就是:“无念,无住,无相。”即不被杂念所干扰,不被现象所迷惑,认清世间的本质。7 E' L$ |7 E1 _& C, J

1 y) g7 ^" R! g4 R8 V/ x  有个故事,讲一个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下山,路过一条河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子过不去了,老和尚就把女子背过了河。小和尚非常奇怪,师傅这不就着女色了吗。一整天心里一直在想,晚上实在忍不住了就问师傅。师傅哈哈一笑,我只不过背了那女子一会儿,而你却背了整整一天啊。 师傅又说,修禅就是心不要“住”下来,不要被现相困顿,要能够及时“释怀”,放下就是释,放不下就是住。“事来则应,过而不住。”住的越多,烦恼就越多。1 a9 J+ v3 f/ o1 L
# c/ u5 h6 `5 c# x- M& U. j
+ t, j* M6 z4 i+ [
  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就是因为太住相了,不能释怀。没有得到,于是心生怨恨,久久不能释怀,就烦恼了;得到了忘乎所以,丢了自我,飘飘然了。这就是住相了,被相所困,被相牵着走,没了自由自在,成为相的奴隶。其实我们知道家里的垃圾多了,要去倒掉;而内心的垃圾多了,我却不懂得及时清扫——放弃怨恨,学会宽容,快乐一点
6 o0 x! R, y  a0 v+ Y3 Y6 U3 w8 P: a4 K; Q  @; d$ N3 H- \
  生活的真理,只是藏于平淡无味之中。禅说“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哲学里讲认识必然,就有了自由自在。禅也是追求自在的理想状态,这就是“不住相”的最高境界。

2 N2 a4 l# y9 p
0 I3 R, D( ~3 L% y+ I6 r( v) R- p$ E! j% [
注释:
" y' p" U7 n) Y  a" p: g" [①清扫心灵的垃圾:
# \6 L7 |; q  F4 i' [* q2 i放弃怨恨。怨恨越深,对自己的伤害越大,怨恨是以别人为中心,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学会去忘掉怨恨,忘掉伤害,不要强迫自己做受害者。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伤害你自己,而不是别人。' U0 S% K# q! I/ N
学会宽容。我们要知道人无完人,看人要看基本面,不要太苛刻,大节不亏即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学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人至清则无朋,水至清则无鱼。学会多记别人的好,忘掉别人的不好,宽容了别人实际上也是解放了自己,宽恕他们的过失是自己最大的荣耀。世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要学会妥协,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会接受次好的选择。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则智慧丰饶。禅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做回旋。$ S& O% d+ d* M# E7 k, }2 F
快乐一点。我们要学会保持一颗童心,做一个内心阳光的人,面带笑容,爽朗的笑,大声嚷嚷。简单一点,直接一点,快乐一点。还要学会感谢,对帮助自己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快乐的源泉因为自己不能释怀。必须释放心中的毒素,放下心里的包袱!每天早晨醒来,告诉自己,哈哈!又是快乐的一天。! [7 t& ]+ x5 h# E1 Z

( {7 o) y. G+ x8 i% x, _) m[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8 22:41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7 14:48
标题: 小结
小结:2 m' m; e0 ]) T& v% X

8 G0 T3 G  |9 X+ g* U) r  第5、6、8小节,作为一组讲的是,从当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本分事做起;通过本分事锻炼平常心,去除名利缰锁,不跟别人攀比计较;通过平常心锻炼无念,无住,无相,最后成为一个自在人,自由自在,不亦乐乎!" z7 h8 B7 W. {
5 C. I, x/ V5 X- Z, p0 Z0 @( t
  当然,学禅也是一样,千万不能越学越“执着”,有些人不学时还挺有文化,一学反倒没文化了,变得过分迷信,执着于佛教名相等清规戒律。根本问题是要能够进得去,出得来,而不能被佛教名相所困。真正的要把握住佛理,而不是佛教清规戒律和各种神秘现象。这就要“随立随扫”,透过现象把握必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出自由,自在做人!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7 15:03
标题: 一声佛号一心身
[wmv]http://www.yikuai.cn/images/fohao.wma[/wmv]* x/ b- X- Y' Z( A# M# w
3 H4 Z' }0 ~/ m1 |1 M8 }8 ?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7 15:19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8 22:37
标题: 9《观音为什么有一千只手》
+ D0 t* m8 r/ v( h  j% [
) [& |- D4 B- A7 C1 \4 G
.             9《观音为什么有一千只手》! B8 B' \1 e4 t9 G

9 _: l3 H6 M& U: t- e; w) h5 ]. t, g  e  观世音菩萨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又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影响也最大。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 C7 k" \; o2 g3 r
6 f, c/ P% n7 r8 T6 S; p. \
  《法华经》中说,她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全称,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观世音菩萨是最勤奋的菩萨,一天到晚救度众生,不怕工作多,不怕众生困难多,所以也是最忙的菩萨。她两只手,救人有限,所以就要千手千眼,千手就可以救大千世界的众生;千眼可以照顾大千世界的众生。" e# ?9 o8 o1 P3 o3 S- X+ _6 @

  s! J: s" F8 z7 ?( b; V$ v( J( Q
7 F* D9 W% y- I/ R4 Z. a: q; Q  千手观音,是后来北宋时期,创造的观音身世的故事。说是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和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给了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7 J& M. T* |3 d& R8 Z' w

4 m; b* b* E9 A# E8 y! a2 j  尘世间苦难重重,灾祸频生,我们需要观音菩萨的慈悲救济。我们要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发扬光大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平等与乐的精神,拯救众生的不幸,把幸福、快乐洒向人间!. D; D2 z1 q! a: i
( I! z% _# c5 |' V# o+ J8 n/ o
  禅说“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我们虽不是观音,但也可以有菩萨心。能帮助别人,一个毫不利己的人,一定会和观音菩萨相貌一样美丽、功德一样圆满!

! D9 G  V1 Z, [" K5 B5 M0 V% c- @; ]6 p% h1 P# ^+ [0 o1 V/ U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8 22:44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8 22:46
标题: 南海观音,高108米,脚踏108朵莲花。
5 Y  A+ w' B# ^) w; ^, u: ?

: R8 \" r3 Y4 V1 P7 J2 [5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8 22:49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9 06:17
谢谢老麦哦,我才知道千手观音的来历,真是长知识了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9 21:16
麦大哥行啊,点击率超过一千了,继续努力,在这儿创造奇迹
作者: 古韵    时间: 2009-4-10 01:19
听着音乐,感觉心变得好静啊, 好像这样一直坐着,都可以安静地坐下去。有时间时我要常来这里听曲,看文章。谢谢您的好文章和音乐!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0 23:42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0 23:47
劝世佛歌佛曲
& w, d+ e& B0 [歌词由佛教音乐网www.fo999.cn
7 F4 B* {& i. x1 Z" _+ G/ f/ Q" F: n- y
逆境来时莫伤心,反省改过不怨人。
1 S' O: r  Q2 }1 `) Z; G知晓因缘消业障,欢喜感谢愿报恩。
- z! `7 h$ D. W6 k- j# W6 s顺境来时要当心,更应歉虚恭敬人。- w7 v% ~7 {0 G& F3 l
欢喜布施结善缘,南无大悲观世音。6 t1 S; i2 S' w, I2 a1 m8 e

: W2 X" ~' x* Y9 _% Q9 ^5 s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1 c) F: A: e4 d
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
1 U  e3 I9 }2 m7 V, A: @- \% i/ J从他谤来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 a1 d; @' r: D& o  U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1 R1 Q; ]$ \5 ^) x4 w$ b7 w$ X4 |6 v2 Y: \
观恶言相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
& b6 `8 W' ~- E1 R% W+ p. L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0 Q, s2 D; ^: D4 g# I讥谤能庄严福慧,凡愚无智生嗔恚。
" ~/ P, N# l; J- v自从认得不二门,方知身在莲池会。7 q8 X( [% ]; c! C! B: ^

- z6 R! f1 P% h' Q( n6 w+ N0 R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 _3 u. l/ p9 [. T7 J4 m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j( K1 s: n8 l! f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3 G$ X) W) f; m: Q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0 23:52
标题: 10《戏说下地狱》
              10《戏说下地狱》% y: K" b7 E% x/ z
   
; L6 s6 M8 ?/ B. m- p; R   一天佛道儒三教,教主相聚论道,三人之道不分上下。但孔子门徒遍布天下,似野草在华夏大地比比皆是,“如来”和“老子”都不比过。二人不服,如来佛讥笑孔子曰:“众生皆有苦难,当四大皆空,何必自甘下流扰扰于俗世?”遂舌绽五彩金莲一朵从天而降,欲以无上佛力压服孔子。
) |( R- U6 e: D7 m( Z* }4 e" b   - e3 M, s) E! k  B( `$ D
   孔子大怒:“来而不往非礼也!”亦念咒曰:“食色性也!”咒毕一美女突现,身无寸缕,艳绝天地,凌空飞向如来。1 V% ~+ v  E9 _9 R

/ u$ i3 }  j2 l8 j   如来佛祖措手不及,跌下八宝金莲,从云端直堕入十八层地狱,身染尘垢,法力尽失,遂茫然解嘲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祖入了地狱,所以后代僧人都只有佛学而无佛力。
8 v: D6 W0 m" g9 O  N' _& P$ I    4 ]& V2 b, B+ O: o8 T3 c& w
  老子见势不妙,不敢再争叹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①所以后来道人可以娶妻生子,啖肉食荤。
9 L0 a# w( x' l8 m$ x( Q   
: K/ h3 E+ J( u. h
# @$ c, x6 W& \* e  经此一战,儒教门徒更盛,绵延千年而不衰,而佛徒、道士近代几已绝迹!
) d' u1 ^& p4 E* ~0 i5 O( R8 J# P( T( B  G- C5 h; W4 M  a
  其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②是句著名的禅语,地藏菩萨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说的是佛家的舍身精神。
; F4 Y; W7 n6 b  Q& e* z
( V8 L. R4 u9 N5 `' {  因为在佛看来, 救度众生是诸佛的欲望和己任,佛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子女, 子女受苦,父母当然要去救。当然也就甘心下地狱,同众生一起受苦,度尽众生后,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3 P/ M( Z3 o4 b" E2 `

9 d6 J1 q0 \+ k/ f注释:
: _. j3 [' A, U: u①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 x  p* j6 g: n6 ~
   “上善若水”中的“上”是一个形容词,就是最好、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 O% W7 h! r" w7 `2 C   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善的人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和低微,不与人相争,不引人注目,只是去帮助别人。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8 b7 Y2 F' d; y) b/ e3 P这是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这样才是道的境界和最完善的人格。道就是教化人具有这样的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e  F$ r- M, k7 J
②这句话是出自《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的浓缩通俗说法。是佛教救度众生的最积极写照。这里入地狱不是沉沦和受惩罚,而是主动积极地到最惨烈的地方去拯救最苦难的众生。有点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意思。
( F, i" g" ~5 l5 Y$ G8 O* ^8 D1 q③地藏菩萨,梵名 Ksitigarbha,中文译音克施地嘎诃帕, 八大菩萨之一。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 ]7 G8 K4 n4 @9 p2 M% P# _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 k. B' x: J) o3 x: X2 L* n+ t
5 s5 c1 G# [# z8 a" x
, u" m, k/ ]7 u: m' y2 G6 r
http://www.fo999.cn/9999/dabeizhou/565/              大悲咒
/ z; U1 e: y) O" T( n0 ~' p8 @& {0 c, R1 Q3 r( T8 U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0 23:57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0 23:55
标题: 吉祥偈
[wmv]http://www.yufotemple.com/upload/mp3/jxx.mp3[/wmv]  k# u* Q4 f: ]; J
吉祥偈
愿昼吉祥夜吉祥  昼夜六时恒吉祥 . \9 ~3 p% }! _! A
一切时中吉祥者  愿诸三宝哀摄受 : O: v/ n1 n( R, i8 f3 q! p
& a* C  H1 R5 T) c1 ]
愿昼吉祥夜吉祥  昼夜六时恒吉祥
9 A$ \( `7 S/ P* w; e一切时中吉祥者  愿诸上师哀摄受
% J2 Y$ f/ }+ W- m( ^/ u, q4 J' i
# F: q0 G- p* j. I9 U! j愿昼吉祥夜吉祥  昼夜六时恒吉祥 ; F. d- @" U- a" ]! _
一切时中吉祥者  愿诸护法常拥护 # j/ R5 |2 j( i7 w

3 u7 X+ f& H8 e) ^3 W; F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3 B4 ]! G3 i+ s. i  m浩浩红莲安足下  弯弯秋月挂眉头 $ z2 P+ ^" a; E! R( ?* a
' W) R+ p/ k9 H* G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F2 G% L( p$ V1 w!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度人舟 1 L8 l  |; R4 _" w
, `2 Z; k4 g+ Z( Z$ T( ~, X
普陀洛伽常入定  随缘赴感靡不周 4 D8 v4 S4 S  e& M% C6 ]1 b
寻声救苦度群迷  故号名为观自在 4 x! g$ x/ r9 R, H
$ L0 b" H( h5 u( ~2 d0 }+ a

* V  ~' \; |3 u7 S(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1 14:23 编辑 ]
作者: 不是一般的老大    时间: 2009-4-11 11:40
温暖、恬静、超然物外!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12 16:36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12 17:20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种境界不是俗人能有的,即使有这种想法,现实是做不到的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3 23:02
标题: 11《穷人的故事》
   
# A6 o6 M+ m$ w. J- ?; _: O             11《穷人的故事》
7 }/ Y* K9 V( r5 l, A1 U  B

3 e. Z! v4 v0 }# n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而善良,从不做非法、非礼之事。因家里实在太穷,无法生活,他就去给一些商人当仆人。
% a8 P$ U4 g" K- m' i  5 f# C7 f2 l% q. O4 J3 x
  这些商人带着这个穷人,一齐入海采宝。他们采到了不少宝贝便张帆返航,但是到半路不知怎么船停了下来,无论怎么划桨也无法让船前进半步。
- w/ ~' l! B! i: p, e3 g) P) b
/ D6 I# t  c3 C7 t' l2 S# l! H. e7 \5 B 所有商人无不惊恐万状,知道是因为采宝的贪婪而得罪了海神,海神来惩罚自己了。于是连忙跪下祈祷,请海神放他们一条生路。
; q# ^% |1 Z  {
1 z1 R# ?6 H/ ?3 t; T# H 而那个穷人,因为自己平生不做亏心事,所以没有参与他们的祈祷。# t+ K. M4 O: K- r) M- y

) U) G6 j' s6 t* h3 v' v 船之所以开不动,果然是因为海神作怪。海神有心想惩罚这些亵渎了自己的商人,但船上的这个穷人可是好人,不忍连累他。他想来想去整整想了七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0 j! n! V. I% X& L

2 m& B9 `0 W5 f, R$ e6 ^( @; B 海神想:让我考验一下这些商人吧!如果他们经得起考验我就饶恕他们;如果他们经不起考验,那我施行惩罚时,也不会连累了那个穷人。' k2 }! ^, v/ e: E' x; L0 [4 e
* ~% ~7 d) i  E- [$ x

5 Q: |3 o$ p# B8 C. L: { 船在海上整整停了七天,一动也不能动,商人们都急坏了。第七天夜里,一个商人作了个梦,梦见海神对他说:只要你们把船上的一个人,送给我当祭品就放你们走。& {2 d" j; ]5 S- E2 e

+ ~3 t3 |8 `/ z1 Y. A5 |( d 他醒来之后,把这个梦告诉了其他人。商人们正秘谋如何让穷人去送死时,穷人知道了这件事。他泰然自若地说:好吧!就让我做海神的祭品吧!不要因为我一人,而连累你们大家。1 m4 W, Q) _# l! i9 X: \. p

6 w6 \5 N4 m7 U) D+ R, z1 A0 l 商人们一听穷人自愿牺牲,高兴极了,因为这样便少了许多麻烦。他们在木筏上放了些水和粮食,让穷人上了木筏之后,就扬长而去。
$ G% B3 ?4 f5 U! M1 I2 m, W2 @6 U3 A$ A
 海神见到这情况,便气愤地卷起一股大浪,把商人们的船打翻,使他们个个葬身鱼腹。同时,又吹起一股顺风,把穷人的木筏直送到岸边。穷人就这样安全地回到家乡,与妻儿团聚。
; Y9 k7 o( K: v8 s
  {) }3 P& F) r! c# h& w. x  禅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缘以前的作恶和行善。好于坏都是自作自受。6 [0 z9 j1 R: U+ _( T

% f# s5 ?: o8 T, D, P5 h7 ]9 r注释:
7 W. A* V+ }% W①根据《六度集经》卷四《贫商人本生》改编。《六度集经》就是以“六度”为纲领,分别讲述了佛本生的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是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动物,围绕着佛教的教义,鲜明地刻画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内容生动,寓意深长,富有思想性、教育性,许多内容还被民间艺人以绘画和雕刻的形式直接表现出来,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 a6 Q6 p% ~1 B% s$ [
  原始佛教时期,佛教的教团以佛陀为轴心,但释迦牟尼是现实的人。在他示寂之后,佛教徒们为了缅怀这位教主的伟大人格,于是有了“本生故事”的出现前。所谓“本生”,就是指佛陀的前生。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之所以在今世成佛,除了他今世的努力修行外,还有很多的宿世因缘。所谓宿世因缘,就是讲述释迦牟尼前世行为故事,就叫做“本生故事”。0 ~0 v, e& s$ \+ o! t- ^
; d5 j# p$ \% W9 u  A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3 23:10 编辑 ]
作者: 梧桐雨    时间: 2009-4-14 08:09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4 13:12
原帖由 梧桐雨 于 2009-4-14 08:09 发表 1 Y6 E6 L$ \: G$ X" u- _# q0 k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 O0 {* S' f8 G* Z
$ c4 \8 |0 u$ f; S) s/ a1 L
梧桐:怎么换头像了。我还是喜欢那滴水的叶子。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4 13:14
原帖由 不是一般的老大 于 2009-4-11 11:40 发表
( V- I1 N. a3 d: ~4 t" @温暖、恬静、超然物外!
# w  G9 u* o- G

; a1 y; x$ l5 W( l; D老大你说点子上了,禅就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4 13:20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4-12 17:20 发表
$ R0 R* \) U" h( R$ u( m$ C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种境界不是俗人能有的,即使有这种想法,现实是做不到的
! s4 @8 h& L) `4 S6 G9 h6 g$ y9 f
5 q* B5 O" O4 ]0 v

# G7 Y$ C( c) r. `' n3 j# c( |; z灯火阑珊:呵呵!禅和我们共产党人的目标,最后是殊途同归,无产者只有解放全人类才最后解放自己;禅是地狱不空,众生不度尽,自己就不能最后成佛。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4 13:37
标题: 12《宽容》 
. O- X/ i7 Y- k  L
.                     12《宽容》 . C9 T. h9 ~, c- ^1 L5 X. _6 d

# u: D8 N8 @+ r$ Y8 s- P* W! {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开始捉小猪,牠猛烈地抗拒着,拼命地逃窜,并大声刺耳地嚎叫。绵羊和乳牛讨厌极了,牠的嚎叫声,便冷嘲热讽的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啊!
+ I' H* d& U. Q5 p: |# D; G8 ?9 z6 p$ H7 H) i3 j6 W+ k& V8 |
  小猪听了气哼哼地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那点儿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5 T/ c8 C# `5 e% I( d8 S

5 F3 z& S+ G  M. S% A" x/ x6 L3 x$ q9 S6 e  E/ s6 A! T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要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切和同情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 x: K/ o  O: H8 G+ B  m0 P9 p+ |- ^
0 X7 k& F& {; p7 f4 u# B9 Y  禅说:“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3 R3 D2 @$ p$ ]/ Y# ]) y5 n( p5 N  e- C
" b0 H2 J4 L0 ]4 Q' c

) e* }! d! ?# U+ R" p3 {7 `# p( U% @9 s% N% f& H
好听的禅曲目 . S, I9 Y( r' t+ O" l! v. q. M
9 ^# Q/ `4 Y; a5 b! A
01.云水禅心(选自_云水禅心)http://zgfszx.cn/...%B4%E7%A6%85%E5%BF%83.wma
/ X2 k( c( d8 j5 V8 x0 V7 s- d& L& w( r
02.步步清风(选自_步步清风)http://vfile.home.news.cn/...06045158e970.mp3
! ~; P& ~  A! D* [( s$ ?: }; ~4 U+ s; ?3 L6 A8 e
03.柳色新(选自_照人清凉)http://vfile.home.news.cn/...184550c89f98.mp3    1
, K7 O7 i7 I# N5 P5 ^  \0 B. a
. I8 u5 F  Y0 L6 r6 c. Y04.雪山寺景(选自_画水莲华)http://www.puernet.net/music/gz_xssj.wma% D6 @9 H! V! ^1 p# `9 K

9 }- {# l1 M$ M1 d05.夏有凉风(选自_如来一叶)http://st.mp3.zgfj.cn/...8xiayouliangfeng.mp3
8 I- w  c! R3 P% w( T. P" {
; P; K0 F$ ~: O" }/ l06.渔舟唱晚(选自_如来一叶)http://www.yuxilong.com/mp3/yzcw.mp3/ X" G+ D; ]. }0 r4 _0 q
) K+ `7 q. u. S: X3 T
07.深山禅林(选自_云水禅心)http://www.culcn.cn/yy/images/gz/1/nwjx.mp3   2
7 E# A. t& X0 u1 \8 M8 v! i4 X' Z) w1 }7 a, Q0 u3 j
08.且吟春踪(选自_水清月现)http://st.mp3.zgfj.cn/...06qieyinchunzong.mp3    3
  Q/ v+ M) o0 `8 O% s
/ B- u; q' P( R. ^09.月光下饿凤尾竹  http://huaxia365.com/ygxd.mp3
- X7 J, K- i( H) n! g' }
, {* l: Q3 I5 z# Z[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4 13:49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4 13:38
标题: 柳色新
[wmv]http://vfile.home.news.cn/music/public/vd2/200809/30/c8/MUfs022008093014184550c89f98.mp3[/wmv]7 d5 |1 R% l0 g. q( Y9 I! X

& w5 r# x! v1 `6 ^3 w[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4 17:06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14 20:27
标题: 在必要的时候放下是一条解脱之道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1 J* w) X% v' \: R3 f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m! Z5 N! u  w* F4 Z
佛陀又说:“放下!”
; _  R* W# J- B, m& ^) {婆罗门又把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 L8 y9 j+ p! [4 H5 Q4 N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6 g. N+ b7 X4 x( R1 j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9 ^, u2 k* m3 q& y9 D; O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1 C" O1 L) P; O
黑指婆罗门抓了抓自己的脑袋,心想:“我真愚昧啊!我到这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放下“,为了精神的解脱。
$ W" g2 ]6 N- q  G8 }/ X他终于悟到了"放下"的真义---”放下“心中的一切贪欲、愤恨和妄想,自由自在。* `* R0 I# G! I8 R- e) |1 H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这些重担与压力,是很多人生活的非常艰苦。在必要的时候,放下不失为一条解脱之道。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14 21:17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言之有理。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学着去关心别人.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14 21:19
标题: 回复 73# 奈花岛 的帖子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想放弃眼前的一切,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身不由己啊。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15 06:32
想放下不容易,那就珍惜所有的吧,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已经晚了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6 21:02
标题: 13《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
- E& G% a: c, l0 E# B% Y3 z$ W) i4 ~! ^' Q9 R
                                  13《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G- O, o/ ]$ n- `
7 f2 X# s" {8 l' z
  《六度集经》讲了个欲望的故事①。 一个年青人随舅舅一起去远方做生意,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大河前,河上有一条船,但是船身很小,两人本想一同过河,但船夫不同意,他对舅舅说,普通人当然可以,但你都胖成这样了,还带着货物,一起上,船不翻才怪。
/ r  m' J2 ]$ G  
$ P, b$ Z& C. R1 }2 g9 N1 o  于是舅舅说:外甥呀,那我先过去,你在这儿等下船。 外甥点头答应,舅舅拿着一些轻便的东西先过河去了。 过了河不久,走到一间小屋子前,这屋子里住着一对母女,女儿看走过来人的打扮,是一位老商人。
! \2 T, T) \/ y; d& V6 x  
" m) q( _8 N! T) ]. \  女儿对母亲说:妈,你记得不,咱家里有一个很大的盘子,平时洗澡的时候用它装毛巾香皂什么的,可是那个东西太重的了,我们不如选个新盘子,把旧的卖给商人,换一朵一直我想要的白珍珠头花吧?, r8 D5 ]# b6 @6 G
  
  e7 g2 q5 S3 s6 p3 S6 x  m  母亲一点都不喜欢什么白珍珠头花,但知道女儿是喜欢的,她想家里的那个大盘子也是太笨重,有几次拿出来用,还差点砸到脚,也就不点破女儿的心思,便点头同意了。
. N( B. C$ s8 d! W: u% N4 t) v& _) L: X( A
  
5 u. g6 Q! d/ h% e0 V3 p# A  老商人走进她们家里,女儿对他说了换盘子的事情,女儿非常吃力的从家里把盘子搬了出来交在老商人手中。他把盘子接到手上,“哎呀”叫了一声,因为盘子实在是太重了,心想,这个是什么怪盘子呀,这么老重老重的。然后拿了一把刀在盘子上轻轻的划了一道,当场傻了眼,盘子被划的地方透出了一缕金光,老商人是个识货的人,知道这是个金盘子。 心中大喜,怪不得这个盘子那么重呢,这回我发财了,按照盘子的市场价格,即便是一万个珍珠头花也是换不来的呀,这小姑娘真傻。 # y5 r- z0 E  l3 O+ o
  - G/ M: F8 o: t: Q+ Z' n6 W' A  U
  如果此时老商人用头花换走了盘子,也许母女俩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一笔亏本买卖,不会伤心,不会失望,或者还会因为白珍珠头花而快乐一阵子。此时,他犹豫了,贪欲膨胀,不满足。他觉得白珍珠头花也值些钱,应该用更低的价格买下盘子,但他没还价,因为他是生意场奸诈的老手。“啪”的一声把盘子扔到了地上,然后说,什么破盘子呀,都脏了我的手,然后一转身,离开了母女的家里。
3 P% W+ X% g; K; E" \3 A; \  
0 E: N; T9 y% P. z3 K  老商人心中窃喜,因为很显然金盘子是摔不破的,而经过刚才的一闹,相信过一会再去母女家里,便会用更便宜的价格买下盘子。 他心中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噼啪”响,一路绕回河边去找外甥。
& z! @8 ]* {, X( p+ q- E  ; L% U9 U- w/ g# c- m
   在河对岸的外甥,等了一会,摆渡过河了,因为货物太多,外甥把货物寄存在别处,然后单身来找舅舅,也来到了母女家。 女儿坐在家里,看着匆匆赶路的人,也是个商人的打扮,便对母亲说:“妈,又来了一个年轻商人,我们再去问问他愿意不愿意换盘子吧。” ) `/ N, z5 q0 `. P
  
4 d5 w. Y' g' y- b   母亲说,我看别问了,多问一次,不过是多一次自取其辱;女儿说,不会吧,我看这一次的年青人,长的很帅,看起来心地就很善良,而且诚实。
$ A0 e- Q% ]+ a- z0 ]* U1 m- `    
9 w, z1 b7 y7 H  母亲看了看年轻商人,然后笑着对女儿说:“从长相上怎么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地呢?当然你要不怕碰钉子,不妨去问一问。” 女儿考虑了一下,还是把年轻商人找了过来,然后把盘子送到他手中。
; @$ h$ a$ t) o8 o: x 7 P: ~- }7 q3 ^! [# x0 p+ D% P
  年轻商人拿到手中,也同样大吃一惊,他看到盘子上的划痕金光四射。叹了一口气说:“我想换的,但光是白珍珠头花肯定不行。我看把所有的货物一起给你们,用来换这个盘子好吗?不过我要声明,即便是这样,你们也是吃亏的,你们考虑一下吧。” 母女两人相互看看,母亲说,这个盘子再贵重对我们也不实用,不如就换给你吧,至少你的商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c) s! p8 n5 h" s: `% q  3 m5 X, G- H  D
  外甥大喜,赶快跑回岸边去取自己的货物,路边等待的舅舅看他满脸喜色,便问他原因,外甥如实的回答后,舅舅心中郁闷的快吐出血来。
4 w3 D* W9 x2 Z6 Y- I& T1 I1 e  7 H9 ?& R% X# n4 e, z5 [, P2 E
  老商人趁着外甥去对岸取货物的功夫,又赶到母女家,对着母亲说,你们的盘子我愿意换了,快拿出来吧,我把白珍珠头花也带来了。母亲看看他,心中很是不满说,刚才来了一个长的很帅心地又好的年青人,出了很高的价格,我们已经同意把盘子卖他了,你来晚了。
2 K$ b" j- H6 [$ f/ u* S  
5 |7 y) y( @# l" \$ P  老商人又纠缠了几句,母亲心中的气不打一处来,她举起拐杖,开始追打,一边打一边骂“你这个骗子,还敢来骗。老商人见势不妙,便逃了出来,他想着那个金盘子越想越伤心,本来这次赚的钱,足够几辈子用,可现在全完了。 外甥取了货物回来,高兴的拿着金盘子去河边,竟然发现,舅舅已经倒在河边口吐白沫死掉了。 * ^' ]8 p; v3 h# ^# |

. m, v; f, S3 h6 N* J+ A' k  禅说: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贪婪欲望呢?人心中有欲望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无止境的欲望。它会吞没一切美好的东西,真诚、善良、快乐;最后也会不放过你自己。  
4 f" H+ U* Q! y& Y  F, u, Z0 v
# J) L. ]. @, O; j% `& M! e: J+ A& o% F( Y

, y6 f6 _& z5 n, @. V4 T! n' G4 B7 R  {5 t! a
①《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身为凡人。归命三尊。守戒不亏。与舅俱行。炫卖自济。之彼异国。舅先渡水。止独母家。家有幼女。女启母曰。后有澡盘。可从商人易白珠也。母顺女意以示商人。以刀刮视照其真宝。佯投地曰。污吾手矣。即出进路。母子耻焉。童子后至。女重请珠。母曰。前事之耻可为今戒也。女曰。观此童儒有仁人之相。非前贪残矣。又以示之。童儒曰。斯紫磨金也。尽吾货易之可乎。母曰诺。童子曰。匈吾金钱二枚。以雇渡耶。舅寻还曰。今以少珠惠汝取属盘来。母曰。有良童子。尽以名珠雇吾金盘。犹谢其贱矣。尔不急去。且加尔杖。舅至水边。蹋地呼曰。还吾宝来。性急椎胸吐血而死。甥还其金已睹殒矣。哽噎曰。贪乃至于丧身乎。菩萨守信以获宝。调达贪欺以丧身。童子者吾身也。舅者调达是。菩萨执志度无极行持戒如是。* o5 _: ~. i2 e' D  t, Q' P
( A! J4 ?) g7 F( F! L8 q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6 21:10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7 20:53
原帖由 奈花岛 于 2009-4-14 20:27 发表 + [: f0 s1 ?; ~: S! V7 a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1 j* e" c" P8 \# b4 O; i* f* `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H5 t' f& N, T2 Z% v
佛陀又说:“放下!”
6 u% S4 m* S2 B% g* W婆罗门又把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4 j/ k5 N+ v: n& O/ T- L8 K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8 @# x" O8 R)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什么可以 ...
' ~6 f& X' o! J9 G; k

# w' Q% i- e/ W奈儿说得好,“放下”是禅的精髓,一个能放下荣华富贵、仇恨恩怨的人,怎么会不成佛呢?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7 20:55
原帖由 奈花岛 于 2009-4-15 06:32 发表
6 ]0 N: R/ Z7 S0 s$ M( ?想放下不容易,那就珍惜所有的吧,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已经晚了

' V' p' Y3 d+ G! x; s0 n
0 i+ V7 V- z, _: I' b3 V
1 c9 ]8 M3 W* H& N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7 20:58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4-14 21:19 发表
; r. C4 ]6 ]3 P/ l# z)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想放弃眼前的一切,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身不由己啊。

4 w, a8 i6 m. O. ]& Y" w1 s/ b  w( a+ X2 H& v
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下一帖要讲不放手的害处。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7 21:01
标题: 14《人信缘 缘信禅》
.                                                      14《人信缘 缘信禅》$ _5 B5 J8 v7 F2 }$ w  p
$ V$ c: W: S( [0 j" W5 F
  讲个前世姻缘的故事。究竟是谁埋了她?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 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 s1 t  H- P9 b% `
  
0 {, F9 C  J. S4 l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 E# L6 i* c: B- ]- r: i2 r  
$ R& x3 U5 P; u3 t) O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这时, 路过禅师,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禅师到他床前, 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3 ]. f; L4 c: z" v
  
& G" J' ?0 i5 c- D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在镜子里,书生又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了盖头的瞬间。  6 ?, J  ]' p$ F/ v
' q2 Z7 a5 R# p$ {6 s3 B" @( f6 n; E
* A6 S7 l; u8 h5 Q; L% \9 A
  书生不明所以。禅师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 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
$ o* g# Q9 K  v( {  q4 j+ o( T
8 M& V5 Y5 S5 `9 e9 C& i$ z  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坐起,病愈。 禅说,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缘来缘去皆是必然。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r& r0 k' M& b
! n6 Q5 f8 }+ P" |  U% ^
  其实“缘”只是两个人的心灵相通、情感相系。有缘该牵手就牵手、感情没了该放手就放手。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和感恩陪伴你的人,现在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将来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
& n$ D4 k3 q8 Q! q

$ _' B! {1 O8 ~2 X0 N2 ?) I+ h  H% a* |& B6 E8 D  }5 a
http://www.artx.cn/file/mp3/gz-ryscx.mp3   云水禅心
4 ~  _& j. e- ?9 d% z- [/ @* ]' N/ V6 E- @# B, K7 ~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7 21:54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7 21:02
标题: 云水禅心
[wmv]http://www.bee.com.cn/Music/guzheng/yscx.mp3[/wmv]
7 {0 f% x" P2 \2 g6 D7 Z  D3 E, l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7 21:19 编辑 ]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17 21:16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缘来缘去是皆必然。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 ~) Z+ {' [, {赞同。麦大哥讲故事的本领越来越强了,你的童话很不错,坚持啊/:07 /:07
作者: 开心姐    时间: 2009-4-18 14:22
阿弥陀佛    谢谢
: o& ~% N5 q8 I3 B& R8 X7 e6 H& G: ?) D( z  Q/ l
[ 本帖最后由 开心姐 于 2009-4-18 14:23 编辑 ]
作者: 梦后楼台    时间: 2009-4-19 10:11
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缘聚缘散,顺其自然。
作者: 梦后楼台    时间: 2009-4-19 10:12
老麦,一定要坚持写啊,读了你的帖子很受益,能想通许多事情。谢谢你了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9 16:23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4-17 21:16 发表
+ `' f/ A  {6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缘来缘去是皆必然。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 R9 v, e" }+ g7 j赞同。麦大哥讲故事的本领越来越强了,你的童话很不错,坚持啊/:07 /:07
9 h+ T: H+ m0 }: L5 O- D

7 X) T& m# \0 b0 e只是学着写,让大家见笑了。不过我脸皮是挺厚的,所以会坚持。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9 16:24
原帖由 开心姐 于 2009-4-18 14:22 发表 5 f* |& a" W+ j9 X! a" u
阿弥陀佛    谢谢
1 e# f9 @, j, n3 u' ?7 A; h

  q) j# b; L5 |
* x3 F: y8 t# h( o7 H! j7 v0 U
, Q; ^' s6 d& w- J0 J- v6 i$ _谢谢支持!!!!!!!!!!!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9 16:25
原帖由 梦后楼台 于 2009-4-19 10:12 发表   p" ]' y4 D8 F' |
老麦,一定要坚持写啊,读了你的帖子很受益,能想通许多事情。谢谢你了
* `5 a7 G; B9 h( P5 J* t: o/ q& @' V
8 H+ Q1 d1 o& @# q5 I. P' B4 Z

1 p# q  N" l! ?# w4 R3 y多谢鼓励!!!!!!!!!!!!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19 16:27
标题: 15《好好活着》
            $ j; p- ^( g$ [. Z8 j& i0 r+ U
.                                                               15《好好活着》5 w! m' k; u6 X/ g7 ?
  
4 v& H1 I2 }8 m% J3 k    烈日酷暑的大热天,禅院里的花都被晒蔫吧了。天哪,快浇点水吧!小和尚惊叫着,接着去提了桶水来;别急!老和尚拦住了说:现在太阳大,一冷一热,非死不可,等晚一点再浇。1 o! {. u* X# X+ X4 i% i
         
1 L$ {/ d: T9 \' E' n( g9 ]7 d  傍晚,那些花已经成了“霉干菜”的样子。不早浇吧!小和尚咕咕哝哝地埋怨:一定已经死透了,怎么浇也活不了了;少罗嗦!浇!老和尚命令。水浇下去,没多久,已经垂下头、卷曲着叶子的花,居然全站了起来,而且生意盎然。
& w$ i* d! t  {( K" M. I 
+ d' ~  }/ B2 R4 d/ |3 p  H4 I   天哪!小和尚又惊叫: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儿,撑着不死;胡说!老和尚纠正: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4 J5 B+ `3 F) c4 k$ y4 Q 8 K) o. }- U  x; N/ V" |( y( y- l
   这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问;当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我问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小和尚眨巴着眼睛,茫然无语。
& n- A) ^! ~; D; ]7 @; e6 D5 X: r( F! f" d3 b9 E$ x
+ y) w' u# r! S( n8 x
   晚课结束后,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面前问:怎么样?想通了吗?没有,小和尚低着头答。老和尚敲了小和尚一下:笨哪!告诉你,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才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活一天。
) Q  f( C" A% ~) O" ?  
+ K1 E# ~6 l* V  z   那些活着的时候,天天为了怕死而拜佛烧香,希望死后能成佛的人,绝对成不了佛。老和尚笑笑说:因为他今生能好好活,都没好好活着,老天何必让他死后,再过上更好的日子呢?
9 _4 T3 _! b, R* B' n6 o
4 G: Z* V3 L& E2 o* }+ @   禅说:“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 r8 s; p4 k# R, s! ~8 y- x
) c5 a+ [) A; d2 I% l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19 16:33 编辑 ]
作者: 奈花岛    时间: 2009-4-19 16:58
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0 d; M1 L0 r( q2 u$ F8 C
知足者常乐,避免一些无谓的烦恼。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21 19:50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怎么算珍惜?为了事业打拼,算不算珍惜?每天悠闲自在,看天上云卷云舒,算不算荒度光阴?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21 21:41
标题: 答灯火阑珊
呵呵!是啊,问的好。怎么才算好好活着?: c# @, ], X8 X/ b7 l3 u7 K
  对于叛徒蒲志高,苟且偷生那是好好活着,因为他怕死和经不住诱惑。5 a) ^3 i; \8 g0 r. b9 Y
  对于保尔,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 M' o- A! q$ [4 I4 a8 a
7 K! F, \( R0 u
  “好好活着”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一个人生观问题。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自己开解自己,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这也是我写《禅》的目的。
0 V6 H* J+ X0 F8 D
( n& x- X# _4 j4 K1 _& {8 D# ^  其实禅中有许多积极的思想,比如禅说:“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讲的就是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又如“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说的是人不要去执着悲哀与烦恼,不要去追求不可实现的目标。第16篇禅就说说人生观吧。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21 21:51
标题: 16《人生如茶》
.                                                          16《人生如茶》& e' P3 _. n- e2 f$ X

" }, ?2 _1 V7 `% |0 g) M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说:像我这样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释圆听后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 m4 z# w: I% ~8 R
  h5 T; P  U1 u' T, H* O- C# n
  片刻,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老僧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施主,请用茶。. r4 R, [1 b6 `; u# F9 w7 Z3 g

" A9 ^5 x* O( M1 o) A  年轻人呷了两口,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释圆笑笑说:这是安溪最有名铁观音茶啊,怎么会没有茶香?
# m. ]' ^- q. C. i
6 @/ e( U& Y- D' n( b# X8 _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说: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沸水送来后,释圆起身,又取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慢慢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去看,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飘出来。年轻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释圆忙微微一笑说:施主稍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更加沉沉浮浮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弥漫。释圆如此连注了五次水,那一杯茶水沁得满屋幽兰之香。! g; m" {* r0 H8 t5 U

3 ~; R8 j# n- ?- R/ i# w7 {  @& ?: ?6 }: Y6 [9 a  }
 释圆笑问:施主可知同是一样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索着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K. ]5 d6 Y& k: o. A: J+ D* I7 X& [3 M8 N7 p
 释圆笑笑说,是啊!用水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和受到煎熬,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沉浮浮,不断地受到煎熬,就自然会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冽啊。
. X; ^; }# N: \6 i$ P  
; H9 s1 ?$ E, e  U; J0 h6 A  禅说:人生如茶—— 你要感谢那些逆境,因为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撮茶,命运就是一壶炽热的沸水。人生只有经历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只有在生活中受到水深火热的煎熬,才能成功,才会在世间留下一缕缕幽香!( w" s+ r, J& J+ T; U5 o
 : D/ X. p) E  y" ~5 R
! H4 C! a" {4 P* D4 y& m) e

; `) [% g- z/ z! w. Y5 Q①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 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 C+ b1 P- ~9 u4 J0 h/ K6 \$ G
  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近年来,与安溪茶山一山之隔、全国第二大铁观音生产基地的华安铁观音,也开始崭露头角。
- h0 I7 G, M  t1 ?( u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F1 `. }- _2 _$ u( w0 e' U

6 e7 U1 X& J. R- G  a$ d$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21 23:01 编辑 ]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21 21:53
标题: 步步清风
[wmv]http://www.cheneiz.com/music/music/15.wma[/wmv]
( _& i1 ~) E( @  _$ c- f% Q+ K: o  j. @4 J$ g" J0 a1 q9 k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4-21 22:29 编辑 ]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22 19:26
标题: 回复 93# 麦莎 的帖子
谢谢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9-4-22 19:33
求助:已经是精华了,还需要加什么才能显示本版主对楼主的钦佩呢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23 12:19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4-22 19:26 发表
( \( q+ ^/ o" F# W5 G( a8 g) K谢谢
$ L, W# ]+ d, m' {" Q
9 A7 W. A( N# p% E* v9 e
谢什么。我们来论坛就是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是我们的生活能更加积极向上。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23 12:24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9-4-22 19:33 发表 0 k( p- L  N5 }, G6 K
求助:已经是精华了,还需要加什么才能显示本版主对楼主的钦佩呢

5 {# X  H0 E7 N* }: P% n4 C& c! ?6 y. O" w0 Z: B$ e  }, ^, K5 M
版主过讲了,谢谢关照。其实对文章的作者,他的东西有人看是最高的奖赏。
作者: 麦莎    时间: 2009-4-23 12:27
用一颗“禅”的心去写文章,会有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净化自己的感觉。




欢迎光临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http://hljhg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