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2 06:5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网民第一次确认自己这个群体中不乏“重量级”人物,是在2003年。

当时SARS肆虐,很多人记住了两句话:一是胡锦涛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二是温家宝在北大宿舍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

敏锐的海外媒体立刻评论 “胡温的表白几乎是对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嘉奖,更是一个动员令。” 此后,“网络政治”的概念开始不断被提及。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认为,现在已没有官员能忽视网络的力量。网络正在促进一个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其原则即为:公开、互动。

高层往下 从约见网友到落实网意

在最高层领导表露自己的网民身份之前,已陆续有官员把对网络的关注带到政治生活中。

早在2003年1月19日,时任深圳市市长于幼军约见网友“我为伊狂”,后者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谈及深圳面临的种种困境。两天后,香港《明报》即评论“此举开创中共省市级高官与网上批评者当面交流的先河”。

近年来,越来越高级别的官员开始直面网民。2007年,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汪洋两次约见网民杜术林。今年4月,已经是政治局委员的汪洋以广东省委书记的新身份,再次约见知名广东网友。

每年两会前,“网友献计总理”是一道保留节目。在会后的“总理见面会”上,温家宝曾开场即表示:“常一边看网,想‘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在尊重网络民意方面,一些省份已有比较具体的举措。如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在约见网友之外,省委专门成立了七个人的“问计办”,将网民的好建议刊发于《江西日报》。

有评论称,虽然重视网络民意的方式尚有探索空间,但核心就是让网友感觉到政府确实“在仔细看、仔细想、用心落实”。

民间往上 “决策预热”与“反馈修正”

虽然高官们很少公布自己的网上身份,但这并不妨碍网民们给他们取名的热情。在网络中,胡锦涛是“胡总”,汪洋是“汪帅”。2005年两会后,网民们发起了给总理起“网名”的活动,“温大哥”、“家宝哥”这样的称呼,不难看出其中的贴近度。

汪玉凯称,“中国民众与政治的距离,从来没有如此之近”。在胡锦涛与网民交流后,有网友欢呼“我们与上网的国家领导人之间只隔着一块小小的显示屏,网络成为距中南海最近的窗口”。

在汪玉凯看来,网络给了公共决策前所未有的宽广空间:决策之前,网络可以充分预热、反映舆情所向;决策之后,网络又可及时反馈,给政府最佳的修正窗口期。(记者 李静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