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266|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知识] 中国2009年山难案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12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登山探险运动和山地户外运动发展的速度很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选择了把参加登山和山地户外运动作为健身和全面发展、提升个体素质及团队精神的途径,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由于登山和山地户外运动属于高危体育项目,在开展登山和山地户外运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危情和山难,其发生数量也会随着参与人群的增多而上升。对于山难危险和山难事故,我们要正确科学地对待:一方面承认危险的客观存在,勿需渲染夸大;另外一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过去一年即2009年中,在登山户外运动中遇难者增加到44人,另有14名外籍人员在华登山时遇难。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保证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健康地发展,使大家在户外艰苦环境的磨练中强身健体、激发潜能、得到健康、享受快乐。

对登山户外运动这种高危体育项目来说,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就是落实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操作、有效救援。这将是我们在新的一年中要大力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由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承担编制的《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报告》,从2007年以来每年发布一次,迄今已发布了三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起到了提高风险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救援工作开展的良好作用。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并以此为出发点,努力推动我国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管理工作深入全面的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能发挥良好实际效果的救援体系,做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工作,为登山户外运动事业和全民健身的安全、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李致新





                                二○一○年一月十五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05:41 | 只看该作者
目录





一、编写说明………………………………………………………4

二、2009年中国大陆山难案例解析………………………………5

(一)遇难案例…………………………………………………5
(二)受伤案例………………………………………………24
(三)遇险案例择要报告……………………………………34
(四)境外人员来华登山中的山难案例……………………46
三、1957-2009年大陆遇难山难统计总表………………………56
四、2009年中国大陆山难综述 …………………………………57
五、台湾山难研究之介绍 ………………………………………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07:04 | 只看该作者
一、编写说明




中国登山户外事故报告自2007年以来,每年一次,至今已发布三次了。本报告书将每年中国大陆的登山户外运动山难尽可能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编制成册,为管理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为从业机构、从业人员和广大山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安全教育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我们将坚持把这项工作做下去。希望大家在各方面给予支持,提出批评建议,以便不断改正。



承担本报告书编制工作单位如下:

发布 中国登山协会

编制 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

协助 北京三夫天越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顾问 李舒平

主编 杨为民

编撰 蔡瑜 李荣荣 高帆

本年度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得到了各地登山协会和俱乐部的大力支持。北京、陕西、浙江、新疆、深圳、河南、重庆、四川、西藏等地的信息员提供了大量资料,特此致谢。


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调查研究小组



二○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07:35 | 只看该作者
二、2009年中国大陆山难案例统计


(一)
遇难案例(19例,44人)


案例1


时 间:2008年12月30日

地 点:四川甘孜州亚拉雪山神树沟

活动项目:高山穿越

组织者和领队名称:无

队员人数:11人

事故结果: 1人死亡

死者姓名:许斌

性 别:男

年 龄:33岁


业:

户外经历:多次

其 它:

事故过程简述:


亚拉雪山位于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县交界处,海拔5820米,是四川第二高峰。按照相关规定,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的登山活动,须到省级体育主管部门申请。但许斌等人并未前去申报。而他们徒步的神树沟,是一条不太成熟、不被驴友熟知的新线路。

许斌,33岁,是一名资深“驴友”,身材魁梧,其在中国驴友论坛的ID为“彪悍的人生无须”,本次是参与论坛上发起的自助式徒步活动。

事发当日上午10点,队伍已经走到了扎营的地方,走在后边的许斌突然倒下。队伍的其他人员马上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但没有效果。山友一行共有7人,有多名女性,另加向导彭措、3名马夫,整个队伍为11人。当时因为没有信号,领队跑了很远去打电话向沟外求救。他说,之前不曾觉得许斌有高原反应,不清楚为何他会突然倒地死亡。

消息传出后,四川省登山协会迅速与甘孜州警方取得联系,并联络相关的专业救援机构,出发营救。其后,救援人员从沟内先带出了一名马夫和一名有严重高原反应山友。事后经证实许斌因感冒引发的严重高原反应而不幸遇难。

信息来源: 四川日报

事故原因简析:高原反应致死

报告人:


编者注:本案例发生时,2008年报告书已付印,故转入2009年记录。今后每年报告书记录当年11-1231日的所有案例,截稿日期定为115日。

案例2


时 间: 2009年1月29日

地 点:北京市海淀区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

活动项目:登山

组织者和领队名称:

队员人数:1人

事故结果: 1人死亡

死者姓名:周远成

性 别:男

年 龄:46岁


业: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

户外经历:

其 它:

事故过程简述:


1月29日大年初四,46岁的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周远成前往位于六环路外的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登山。1月29日14时,周远成独自驾车来到凤凰岭公园。景区监控录像记录下了他从停车场步入景区的身影,但随后他的去向便不得而知。30多个小时之后,一则有关他失踪的寻人启事出现在猫扑、天涯等知名网站上,发帖人是他的儿子。

1月31日上午8时左右景区管理部门接到周远成家属报警。包括景区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和森林防火大队组成的队伍随即进山搜救。9时30分,搜救人员在一处山谷中的冰面上发现了一具尸体,10时左右,警方确认其正是失踪两天的周远成,警方认定其为意外跌落,排除他杀可能。

尽管发现尸体的地方仍在景区范围内,但距离旅游线路已有很远的距离。发现周远成的地方是一处叫做“鲸鱼背”的景点附近,这处景点只能隔山而望,要想上去则必须攀爬石壁。由于山上只有少量的灌木,在光秃秃的石壁上前行绝非易事。

信息来源: 北京晚报

事故原因简析:高处坠落

1、户外活动不可以单独行动,风险意识不足;2、对地形不熟悉;3、必要的户外装备不足。

报告人:周肖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08: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3

时 间:2009 年2月21日

地 点:新疆自治区 塔城地区 沙湾县 东湾乡 五道沟煤矿附近野猪林

活动项目:1日徒步

组织者和领队名称:石河子户外俱乐部柳长生(大柳)、唐建华(卡菲力)

队员人数:22人

事故结果:1人死亡

死者姓名:崔新卫(世杰)

性 别:男

年 龄:40岁


业:石河子神内胡萝卜饮料公司业务员

户外经历:3年

其 它:

事故过程简述:


由石河子户外俱乐部大柳在网上发布前往新疆沙湾县天山牧区(南山野猪林一日外徒步活动,此活动为AA制。

2月21日(星期六)早晨8点30分,一行22人从石河子绿珠宾馆乘车出发,前往南山野猪林徒步,10点30分到达五道沟煤矿始此次徒步活经过3多小的徒步,22名山友于中午1点30分左右到达午餐地点,始就餐(海拔高度1600米左右)。山上风大,大伙找避风处做饭。世杰和北昆仑搭伙做饭,山友世杰在打背包的时候气罐不慎滚下山坡,世杰提出要下去,和他伴吃友北昆仑说不要去,用我的罐,世杰答应了,北昆仑开始做饭,当北昆仑做好吃了一半时发现世杰不在,开始寻找世杰,看见世杰在山下趴着,坠入50余米深崖,赶紧告诉组织者大柳,大柳和一名女医生迅速下到山下世杰身边,女医生断定世杰已遇难。大柳让队员打110报警,天快黑时东湾乡民警和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尸体出,但由于天黑路滑,尸体当晚出。22日中午15点左右把尸体运到山下。尸体于27日在石河子殡仪馆火化。

信息来源:网讯 王前喜 通讯员 汪昌清 王军

事故原因简析: 高处坠落

1、缺乏风险意识;2、脱离团队独自行动;3、无保护装备

报告人:张庭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11: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4

时 间:2009年4月18日

地 点:广州凤凰山龙洞森林公园采石场

活动项目:火龙线穿越

组织者和领队名称:吴沓

队员人数:1人

事故结果:1人死亡

死者姓名:吴沓

性 别:男

年 龄:28岁


业:移动通讯公司财务

户外经历: 1年

其 它:

事故过程简述:



吴沓出发前做了充足功课,行程计划中有地图、路线图,精确到什么时间到达哪个具体位置、沿线经过的什么路标、沿途有什么岩石、植被特征等细节。

2009年4月18日早上10时前,吴沓到达了火炉山公园,打过电话给妻子;其后他到达白架顶后下山,穿过广汕公路到柯木塱登上凤凰山;13:45左右,他又打了一个电话给妻子,说在密林中避雨;14:20左右,在雷达站附近,三名山友与他相遇有过对话;15:50左右,他又给妻子拨电话,妻子没有接到;16:10妻子发现未接来电,拨打吴沓手机,已是关机状态。

18日,其亲属求救和报警后,带着警犬的警方、公司人员和登山爱好者,前后总数达200余人,在根据手机关机时信号判定的失事地点展开地毯式搜索。

4月21日早上7时30分,广州10多名攀岩界精英,与来自深圳的7人搜救队兵分四路,根据前天的搜救工作总结出来的重点区域搜救。

在两名向导的带领下,来自深圳的搜救人员于上午940分左右来到采石场以南的西坡。在一处悬崖上,他们发现一个红色可疑物体,决定在此放绳索下去搜寻。绳索放下50米时,搜救队员发现此处植被茂盛,且没有滑落的痕迹,决定回撤。就在此时,一直跟随救援队的两名广州山友在下放绳索前方150米处的一处断崖处发现了一具尸体,“当时他是仰躺着的”。

据搜救的山友介绍,在发现尸体的断崖处有行走过的痕迹。山友说,从地质结构来看,该断崖不是很陡,预警性不明显,加上前方的植被茂盛,断崖很有隐蔽性,不留意很难发现。山友猜测:1、当天雨大路滑,吴沓失足发生意外。2、遭遇抢劫。山友强调:不要单独走“龙凤线”,因该线路常有抢劫事件发生。

信息来源:深圳山地救援队

事故原因简析:高处坠落

1、雨后路滑,以至于不慎坠落悬崖;2、独行,可能遭遇抢劫。

报告人:深圳山地救援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12: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5


时 间:2009 年 5 月 19日

地 点:西藏 珠穆朗玛峰

活动项目:高海拔登山

组织者和领队名称:

队员人数:5人

事故结果:1人死亡

死者姓名:吴文洪

性 别:男

年 龄:40岁


业:江苏盐城市中承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

户外经历:

其它:

事故过程简述:



5月18日,盐城市中承电气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文洪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然而就在他登顶后不久就传来噩耗,吴文洪在下撤至海拔8750米的第三台阶时突发严重高山疾病,体力衰竭,无法行动,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9日凌晨4时许不幸罹难,终年40岁。

按照以往惯例,攀登珠峰而不幸遇难的人员,遗体将就地掩埋处理。这次救援难度极大,吴文洪遇险地点海拔高、气温低、道路险、通讯不畅,夜晚温度低至-30℃,救援队员行动艰难。救援过程中,3名救援人员曾与珠峰大本营中断联系数小时。

尽管如此,救援队还是抱着只要有一丝希望,仍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援。其中,从海拔6500米营地向上增援的人员携带着高压氧舱,竭尽全力向上攀登,用不到一天的时间攀登了平常需要4天时间才能完成的路程。首批救援人员于当日到达事发现场。
相继抵达吴文洪遇险地点的救援人员及时对吴文洪进行了输氧、保暖和药物治疗等抢救措施,但吴文洪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凌晨4时许辞世。

吴文洪痴迷体育事业,但此前爬的大多是江苏省内小山,像喜马拉雅山这样的雪山,这还是头一回。

信息来源: 《南京晨报》、 新华报业网

事故原因简析:高山疾病,衰竭身亡

1、登山知识、技能和经验不足;2、登山户外活动组织管理不规范。

报告人:周肖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12: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6


时 间:2009 年 5 月 29日

地 点:浙江省 杭州西湖景区狮峰

活动项目:第二届驴友节越野竞技赛

组织者和领队名称:旅途中国网,该小队领队叶伟(风信子)

队员人数:5人

事故结果:1人死亡

死者姓名:叶伟(风信子)

性 别:男

年 龄:32岁


业:领队

户外经历:资深山友

其 它:

事故过程简述:



5月29日,在由杭州市体育总会主办、旅途中国网站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旅途中国驴友节山地越野竞技赛,叶伟(风信子)率“南方部落队”来参加比赛,担任领队并兼队员参赛。5月29日叶伟一行5人于8:20从大清谷出发,行走两小时左右,行进途中叶伟反映身体不适。10:00到达狮峰附近,叶伟出现嘴唇发白等情况,同行队友当场做了些急救措施。10:20赛事组委会接到叶伟同行队员的求助,30分钟内工作人员从五云山赶过去急救,赛事组委会的救护人员做了电话指导急救。120、110人员11:00到达现场,医生到达时,确认叶伟已死亡。13:00送到浙江省117医院。

九溪派出所民警介绍,接到指令后,他们马上通知山上的民警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大概用了20分钟,不过,到现场后就发现叶伟已经没有了呼吸。之后赶到的120医护人员也说,呼吸心跳都没有了。
  医生表示,确切死亡原因很难讲,送到医院时,距离他发病至少有3小时,“他的体格很健壮,检查时,没有发现外伤,他的朋友说以前体检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推测心脑血管方面发病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类病有时隐藏很深,简单的体检不太查得出来,具体猝死原因,只有通过尸检才能确定。”

据死者队友“起舞”介绍,28日上午8:30左右,比赛开始,来自全国的28支参赛队分组前后从大清谷出发,每队参赛队员为5人,需负重跨越群山到终点西湖体育馆,全程大约20公里。“南方部落队”于第六组出发。“‘风信子’是六年的‘老驴’了,平时身体状况非常好,丽水的各种户外运动大多是由他组织的。上个月在丽水的一次户外赛上,所在队获得了冠军。”

信息来源: 2009年5月30日 浙江在线

事故原因简析:因病猝死

1、活动组织策划不合理;2、救援能力不足。

报告人:周肖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13: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7


时 间:2009年5月29日

地 点:北京市海淀区凤凰岭景区车耳营消防通道西侧野山沟

活动项目:登山

组织者和领队名称:无

队员人数:13人

事故结果: 1人死亡

死者姓名:王凯忠

性 别:男

年 龄:50岁


业:

户外经历:多年

其它:

事故过程简述:



5月29日上午,13名老人相约登妙峰山。其中一名老人脱离队伍,不慎从山上坠下,队友虽全力救治,但仍未能挽回老人的生命。

  事发具体地点为海淀区凤凰岭景区车耳营消防通道西侧野山沟。登山队70岁老人王先生说,死者名叫王凯忠,今年50岁,在此登山已有几个年头。5月29日上午8点半,他们一行13人在凤凰岭景区门口聚齐,随后出发。出事的山沟,老王把它叫做西沟,此前他们已在此走过几次,这次一行人登山的目的地定在妙峰山。王凯忠走在队伍最后面,行至事发地前一百多米时,王凯忠脱离了队伍,独自一人沿着沟上的悬崖行走。众人发现后,提醒他注意安全赶紧下来。王回应称上面有一条路,要试试看能不能走得通。

  走到事发地时,王凯忠发现没有了路,便准备向回返。悬崖陡峭,王凯忠便抓住树枝行走,不料所抓树枝突然折断,王从5米多高的崖壁上摔到山谷中,头部碰到了尖石,当时便血流不止。

  发现出事,其余人立即跑过去。王凯忠坠落的地方距离谷底还有一米多高,众人先是将其抬下放到一块平石上,而后用毛巾堵住不断流血的伤口,同时电话求救。

  接到报警后,苏家坨镇派出所民警以及999急救人员赶到现场。经确认,王凯忠颅骨粉碎性骨折,颅脑破裂。虽然经过抢救,但未能挽回老人的生命。


信息来源:海淀登山队网站

事故原因简析:坠崖重伤致死

在做探路性质的行进中,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使用枯木作为扶持物是致命的错误,树枝突然折断时,直接摔入布满石头的深沟。

报告人:绿野救援队 海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14: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8


时 间:2009年6月7日

地 点:济南黄河森林公园拓展训练中心

活动项目:拓展训练

组织者和领队名称:学校

队员人数:20人

事故结果:5人死亡,5人受伤

死者姓名:

性 别:

年 龄:


业:

户外经历:

其 它:

事故过程简述:



晨报济南6月7日讯 6月7日下午,位于济南市的黄河森林公园中一私人承包性质的拓展训练中心发生一起攀岩训练设施坍塌事故,目前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

  据了解,事故发生时,来自济南翰林教育中心的20名师生正在进行拓展训练,其中有11名老师和9名学生。发生攀岩墙倒塌,造成3人当场死亡,2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另有5人受伤。5名死亡人员包括3名老师和2名学生。

  7日下午,济南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进行了营救。初步了解,这些受伤人员被送到了济南第四人民医院、济南军区第456医院和山东省交通医院。

  事故发生后,济南市委、市ZF,天桥区委、区ZF主要负责人立即赶往事发地点,现场指挥、组织救援和善后处理工作,并赶赴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全力施救。



信息来源:晨报济南

事故原因简析: 攀岩墙倒塌,造成意外事故


报告人: 李荣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206083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56号

GMT+8, 2024-6-18 20:26 , Processed in 0.63359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