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1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外教育

[复制链接]

0

主题

1183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78

Medal No.9Medal No.1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8 15:4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瑞典:被尊重的孩子更自重
在瑞典,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作出选择,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瑞典人非常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大人不但要认真听,有时候还要蹲下来听,使孩子感到大人在尊重他。孩子不吃饭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自卑的阴影。
  父母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瑞典人最忌讳父母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指责孩子,只能根据情况适当地作出解释和说明。瑞典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别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有人认为瑞典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太过分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后的良好反应。

0

主题

1183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78

Medal No.9Medal No.10

QQ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48:04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专家鼓励孩子多探险

            近年来,各国关于儿童意外伤害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这让父母对儿童安全问题的担忧和顾虑越来越多。孩子参与的任何活动,只要家长认为存在风险就会坚决制止。但最近英国儿童专家忠告父母,应该放手让儿童玩探险游戏,接受挑战
  英国人一直有热爱探险的传统。但是多年来,父母两眼紧盯着儿童安全问题,这令英国公共游乐场所变得非常单调,缺少挑战性。因此英国皇家预防事故学会专家戴维•耶利建议,应该让儿童在这些公共游乐场所体验一些“可控制的”冒险活动。他强调安全风险不应成为阻止儿童尽情游玩的理由。
  当然,专家的号召也并非只源于传统。耶利认为喜欢探险是儿童的天性,对这一天性过多进行限制,将不利于孩子的成熟。此外,一旦这些场所不能为儿童提供“令人兴奋和有刺激性”的娱乐,他们的探险天性得不到满足,儿童可能会改到河边、铁轨边或马路边玩耍,造成更大的危险。
  此外,英国儿童研究机构也表示,探险活动可以培养儿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探险活动中,他们需要观察周围事物,收集各种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有时还要制定多种方案进行变通,与伙伴交流合作。与此同时,探险对增强身体素质和意志力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专家认为,很少有其他活动可以代替这样的综合锻炼。
  不过,对于儿童探险存在的危险,英国人也有清醒的认识。在他们的自然博物馆中,设有专门教育儿童如何探险的区域。他们教给孩子用小锤击打树干,分辨什么样的树干是中空的,不能攀爬,什么样的树干没有问题。因此,耶利建议传统的秋千和攀爬支架由于安全性不好控制,不妨相对少一点;而攀岩、模拟帆板和嬉水区等具有完善安全设施的游戏则不妨多一些。
  目前,英国专家对鼓励儿童探险提出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改造儿童游乐场所,让孩子们在那里满足探险的需求,享受探险的乐趣,从而避免他们由于在人工条件下得不到满足,而到野外去冒不必要的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3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78

Medal No.9Medal No.10

QQ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49:3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一家媒体曾刊登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介绍了美国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健康成长的12条基本法则。  1、归属法则:
  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2、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3、力量法则:
  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4、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5、声音法则:
  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6、榜样法则:
  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7、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8、惩罚法则:
  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9.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
  10、结构法则:
  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11、“20码”法则: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12、“四何”法则:
  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从这12条基本法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品德、修养的培育。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在我国,有的家庭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家长)的几乎把全部心思、精力、包括财力都用在了子女的学习辅导、提高成绩上,至于如何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立等内容,却“靠边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3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78

Medal No.9Medal No.10

QQ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53:21 | 只看该作者
乱剪乱画  在瑞士许多家庭中,各式各样的玩具和儿童读物都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墙上、门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美术”作品。看见孩子在墙上乱画,用嘴咬玩具,拿剪刀在书本、衣服等物品上乱剪乱画,家长会非常高兴:这是在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会画、会剪,这说明孩子学会了某种技能。家长这时要做的是耐心地告诉孩子一些操作上的技巧和知识。
  小小佣人
  在瑞士,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出息和可耻的。所以父母从小就着重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等孩子大一些了,就把他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左右的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学会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是个多语种的国家,所以,一个语言区的孩子经常会被送到另一个语言区的人家当佣人。
  随时家教
  瑞士人很善于掌握家教的最佳时机。在瑞士,父母们对教育孩子的时机非常讲究,比如孩子过生日、就餐、与人交往、旅游、家务劳动、做出成绩或有过错时,都不放过进行教育的机会。如,讲解名胜古迹的来历和故事,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热爱祖国,不要攀折花枝、乱扔垃圾、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
  鼓励创新
  瑞士的父母也很重视鼓励孩子尝试“创新”。在此介绍一些我们值得借鉴的做法:
  ★让孩子做一件自己从来没有想要做的事情;
  ★超前自学一些课程;
  ★做一件大多数人不容易做到的事;
  ★鼓励孩子为自己崇拜的足球明星或歌星写一篇传记;
  ★提出一个学校附近交通问题的解决方案;
  ★鼓励孩子通过市场或者其他方式,把自己不用的书籍和玩具拿来换取他所要的东西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3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78

Medal No.9Medal No.10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54:29 | 只看该作者

澳大利亚:让孩子懂得名誉很重要

侄女小璐转入澳大利亚东部(大悉尼区)的一所公立小学就读后,受到她的级任老师(班主任)劳伦斯先生很大影响。劳伦斯先生的名言是:“哪怕再顽劣的孩子都有名誉心;所以,要想他朝诚实、进取的人生发展,父母要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名誉心,让他有机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光荣、感到自豪。这是所有孩子向善而行的根基。”  仅以图书为例,澳大利亚的学校及图书馆,就提供了诸多机会让孩子珍视、爱惜自己的名誉。
  公立学校的课本是循环使用的,也就是说,一个一年级孩子的主要课本,如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和文学,都是从二年级某个孩子手中“继承”下来的,而他经过一年的学习和使用后,也必须将课本完整无缺地保留下去,让学弟学妹们继承。免费使用的课本背后附设一张表格,上面是历任使用者的签名。以小璐为例,发到她手中的数学课本,都已经过5年的使用,小璐是其第6任主人。通常,数学、语文的教材体例相当稳定,一本书用上七八年不成问题。偶有增补的内容,会额外发一本小册子,由孩子自己动手,装订在书后。每次发下“新”课本,小璐都会从头到尾翻一遍,令她惊讶的是,使用过四五年的课本,除了纸张稍有磨损和发黄的痕迹外,从头至尾,没有划痕、没有墨点、没有任何涂鸦的痕迹。小璐的家长感慨万分:“真不知道那些把自行车涂得面目全非的澳洲顽童,是如何管住自己的。”
  很简单,正如劳伦斯先生所说:“绝大多数人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名誉,孩子也不例外。”当小璐在书后的表格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她承诺:“前任同学已经给我做了榜样,而我的行为,也是后任同学的榜样,我是否珍视课本,珍视每一棵化为纸浆的大树,都会被后任同学看到,我会尽我所能,保持课本的清洁,不负我的名誉。”
  发课本那天,劳伦斯先生请每个孩子畅所欲言,谈一谈循环使用课本的意义。一部分孩子说:“是为了拯救森林,为了环保。”另一部分孩子说:“是为了教我们学会自律。”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得知有少部分课本出现装订松散的问题,无法进入下一轮使用时,还主动要求利用课余时间,修补这部分课本。
  课后,小璐经常由她爷爷领着,一起到公立图书馆消磨时间。澳大利亚的公立图书馆周一至周五免费开放,并提供儿童图书室、科幻图书室、模型组装室等专门图书室、实践课堂,为13岁以下的儿童服务。每一间专门图书室和实践课堂都配有免费饮水机和复印设施。
  感受图书馆如此之多的“恩惠”,小璐与爷爷商议,如何以自己的力量,回报图书馆。2004年春假,经过一个简单的申请程序,小璐获准成为一名“小小义工”,负责为儿童图书室编撰一本“中文索引”,因为小璐发现,随家长移民到澳大利亚的中国孩子越来越多,刚开始,他们的英文水准普遍不高,就算查阅简单的图画书,都可能有困难。如果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索引目录,将对这些中国儿童提高阅读兴致有着莫大的好处。在爷爷的帮助下,小璐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为儿童图书室的3800多册图书做了中英文对照的索引目录。
  工作完成后,图书馆为小璐和她爷爷举行了一个小小的颁授仪式,授予他们 “图书馆名誉员工”称号和一把象征开启“图书之门”的金钥匙。虽说全是“精神鼓励”,但家境富裕、对任何奖赏都提不起劲的小璐,硬是为此事兴奋了两天两夜。
  “珍惜名誉、并愿为之作出努力奋斗的孩子,终将不会令我们失望。” 劳伦斯先生说。这一年的“小小义工”生涯,也让小璐懂得了名誉是如何得来——除了自律,还要有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劳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3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78

Medal No.9Medal No.10

QQ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55:32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的5个海外教育典范

从小培养责任感  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点评: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恰当应用期望效应
  教育典范:爱迪生小的时候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她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爱迪生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与母亲的教育和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
  点评:父母的期望应当与子女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并且要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父母的期望是家庭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捕捉成才的敏感区
  教育典范: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叫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萝的花瓶。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培养他的数学才能。
  点评:发育正常的孩子在五六岁时会对某一方面表现出极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心。父母要及时捕捉孩子的“敏感区”,顺势予以引导,为孩子的成才打开通道。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育典范:在德国,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剪草坪之类的劳动。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几乎看不到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
  点评: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已经成为国内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经是我们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在实践中教育儿童
  教育典范:在瑞典,2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称。在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需要老师带着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了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像土地不会吸收玻璃,而且还会伤害到人和动物的脚,太阳光反射聚焦还会引起火灾,所以不可乱扔玻璃垃圾。瑞典的环境建设搞得那么好,这与他们自身从小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点评: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儿童接受,瑞典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接受、对生活及人类的热爱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3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78

Medal No.9Medal No.10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56:51 | 只看该作者

西方父母防治宝贝懒惰病

越来越多的妈咪诉说,几个月大的小宝贝就开始迷恋电视,2-3岁的宝贝更是经常窝在家里看动画片,哪儿都不想去,对其他游戏也不怎么感兴趣,显得很懒惰的样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宝贝染上这种“懒惰病”,没有了本该有的活力呢?西方父母又是如何避免宝贝患上“懒惰病”的呢?  别忽视引起负面情绪的小事
  Aileen Grote    女儿4岁,儿子2岁
  治疗宝贝“懒惰病”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带宝贝外出玩耍。如果外出总是带给宝贝一些不好的情绪体验,他对外出就不会那么热衷,甚至可能产生排斥心理。比如,将宝贝绑在汽车座椅上不能动弹,或者牵着宝贝不让他到处乱跑,将宝贝哐当一声放进购物车等等,这都会给宝贝带来一些不良的情绪体验,让他觉得外出实在不是那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除了驾车外出,必须将宝贝绑在安全汽车座椅上外,其他时候我都不会限制他们的自由。因此,每次我带孩子们去超市、商场购物时,我都不会把他们扔进购物车,而是让他们自由自在地在货架之间跑来跑去,当然这得浪费我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来防止他们闯祸或者出现什么险情。因此每次去超市,我会和他们的爸爸一起去,由他来选购物品,我看管孩子们,或者反过来。带他们外出散步时,我也不会牵着他们的小手给他们任何限制,而是放手让他们自己随意跑向任何地方,只要保证安全就行。
  如果驾车外出,必须将宝贝绑在安全汽车座椅上,这对宝贝来说确实是一段难熬的时光。我会不断发明很多帮助宝贝打发这段难熬时光的好办法,比如给他准备一两个有趣的玩具,让他有事情可做;引导他不断观察外面飞驰的世界,让他总是能发现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给他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不时对着他吹口气,跟他做个鬼脸等等。这样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忘却自己被绑的事实。
  让宝贝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游戏
  Francise Hale    儿子3岁
  尽量少给宝贝不必要的限制可以防止宝贝感染“懒惰病”。宝贝天生就好动,喜欢蹦啊、跳啊、跑啊、爬啊……如果受到太多的限制,他可能就会对各种运动失去兴趣,养成懒惰的毛病。我从来不限制宝贝。因为没有太多的限制,宝贝在户外玩耍可以在安全的范围里体验到更多有趣的事情,这些体验带给他很多快乐。几乎每天一起床,他就闹着要到花园里去玩耍,因为在外面他能释放更多总也释放不完的能量。但是在室内就不一样了,因为有很多易碎的东西,或者对宝贝来说比较危险的东西,我必须限制他,告诉他哪些东西不能碰,哪些东西不能玩等等,这样的限制,宝贝自然不喜欢,因此,他更喜欢到户外玩耍,尽情体验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准备一些有趣的户外游戏和道具
  Kitty Lucas 大儿子5岁半 小儿子2岁
  要吸引宝贝到户外玩耍,就要给他准备一些有趣的道具。如果户外的游戏还不如他在家看卡通更有趣,他自然不愿意出去。适合户外玩耍的玩具很多,比如沙滩玩具,有铲子、小桶、盘子、沙滩车等等,让宝贝在沙滩上玩玩沙子,或者就在自家花园里铲着泥土玩玩;给宝贝准备一个足球,让他在草地上踢着玩;给宝贝准备一个小三轮车,让他骑着在平坦的地面上疯跑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爸爸妈妈能招集一些小伙伴和宝贝一道玩捉迷藏的游戏,或者警察抓小偷的游戏,那对宝贝来说就更是妙趣横生了。
  和宝贝一起尽情地在室内游戏
  Susie Yalfing 儿子8岁 女儿1岁
  如果因为外面雷声震震,正下着瓢泼大雨,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带宝贝到户外玩耍,宝贝在家无聊透顶,有好玩的卡通电视剧吸引,自然就会将眼球集中到电视机屏幕上了。这时候,父母可以在室内准备一些安全有趣的游戏让宝贝玩。比如,放上一些轻快的音乐,拉着宝贝的小手一起跳个舞;躲在门后和宝贝来一场捉迷藏的游戏;准备一个气球,和宝贝对着打,或者对着吹;和宝贝一起玩捉影子的游戏等等,都能带给宝贝很多快乐,让他们体验到比看卡通更多的乐趣。
  和宝贝一起好好锻炼
  Jenny Irving    女儿2岁半
  父母的一切行为都会对宝贝产生影响,说话的方式、饮食习惯、待人接物的模式都会影响宝贝。宝贝就像是父母的一面小镜子,她的行为体现的都是父母的行为。因此,要防止宝贝得“懒惰病”,父母自己首先要去除自己的“懒惰病”。
  每天下班后,或者赶上休假,就可以制定一些计划,和宝贝一起锻炼。而且这些锻炼可以融合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对宝贝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家做瑜伽时,在旁边给宝贝也放一个小垫子,让她跟着模仿;如果外出的路程不远,不要开车,和宝贝一起步行去;去游泳馆,记得带上宝贝,不管她会不会游,在水里泡着玩就行;冬天到户外去滑雪,不要怕冻着宝贝,给她穿暖和了,带她一起去体验滑雪的乐趣等等。总之,不管父母做什么样的运动,带上宝贝一同参与,她对“懒惰病”就会产生坚强的抵抗力。
  邀请小伙伴一起玩耍
  Blanche Attlee 儿子3岁
  对于3岁内的宝贝来说,喜欢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尤其模仿跟他一样大小的小伙伴,更是他满腔热情想要去做的一件事情。跟邻居或者朋友沟通,大家一起商议一些游戏活动,比如带着宝贝一起去游泳,让宝贝和小朋友一起来一场骑三轮车的比赛,冬天让小朋友们一起打打雪仗等等。当宝贝发现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乐趣,他会很快就适应这种有趣的生活,并且热衷于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开发更多更有趣的游戏。
  当然,3岁内的宝贝因为语言能力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他们常常不懂得和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当他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一定要有成人在旁边给予关照,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处理他们之间发生的各种问题,以免小伙伴们之间的矛盾升级,引起可能给小伙伴们带来伤害的纷争。
  经常带宝贝去一些新鲜的地方
  Theresa Urey   女儿2岁
  如果总是带宝贝去一些对她来说很新奇的地方,相信她不可能对外出产生厌倦情绪。比如,如果周边有公园、游乐场,带宝贝去玩玩,别的宝贝疯玩的镜头会感染她,让她对她新处的游戏环境产生好奇,最终参与进去。
  我每天都会开车带女儿外出玩耍,并且经常更换玩耍的场所,比如,如果我今天带她去海滨,明天我就会考虑带她去超市,后天带她去爬山,下雨天我会打着雨伞带她去踩水玩,晴天带她去户外抓影子,晚上带她去看星星月亮……不断变化的环境与天气,让她总是感受到一些新鲜的东西。这些新鲜的东西带给她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让她总有新发现。这样,宝贝就会经常盼望着外出,盼望着去发现一些她意想不到的东西,她自然不会养成“懒惰病”了。
  参加各种有趣的亲子活动
  Bobbie Hall 女儿2岁7个月
  参加各种有趣的亲子活动也是防治宝贝“懒惰病”的好药方之一。即便3岁内的小宝贝,给他们一些机会去上游泳课、音乐律动课等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多亲子课程都可以带给宝贝许多快乐的体验,既可以为宝贝提供很多向小朋友学习模仿的机会,也能帮助他发展他的社会行为能力。
  当然,给宝贝报这些亲子班的时候一定要从宝贝的气质类型、每日生活规律、适应能力等出发,根据宝贝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班级和上课的时机与参与次数的多少。比如,每周上五天幼儿园的小宝贝,即便只给她报一个这样的亲子班可能也会嫌多,而对那些天生就喜欢交际的小宝贝来说,如果她每周大多数的时间都跟妈咪在一起,就可以考虑多让她参加这样的亲子活动。我的体验是,宝贝参加这种亲子活动每次以不超过20分钟为宜。时间太长,宝贝感觉劳累,会产生厌倦感,甚至会哭闹不休。如果课程太吵闹也不适合宝贝,这样容易让她感觉烦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83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78

Medal No.9Medal No.10

QQ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8 15:58:27 | 只看该作者

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方式

容忍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良行为寻找诸如“他累了”、“他没有午睡”、“他情绪不好”之类的借口,都是父母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适当的惩罚是爱的表现,也是规范孩子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远远不是打孩子小屁屁几下那么简单的事情,惩罚是一门艺术。  新西兰:把孩子当成人随他意愿,教他学会承担责任约束自己
  Bernny  (儿子2岁半,女儿半岁)
  在新西兰,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如果儿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Bernny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孩子,比如随他闹去。如果影响到别人,Bernny会将孩子抱走,将他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Bernny认为,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有段时间,老大总喜欢往花园的鱼池里扔鹅卵石,并且屡教不改。Bernny会对儿子说:“你看看,你把小鱼砸痛了,把水池弄乱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后Bernny会要求儿子把水池里的石头捡出来。有的时候,儿子可能也会耍赖,不肯去捡石头。如果儿子耍赖,Bernny一般不会强迫他去,他会自己下去把石头捡出来给儿子看。如果正好碰上儿子闹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会借机对儿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头扔进水池了,现在我要去捡石头,没有时间陪你玩。”这时候,儿子会体验到他不良行为的后果。于是,他会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头扔进水池。
  Bernny认为,孩子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点而已,因此,Bernny主张父母把孩子当成人看,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教他学会承担责任,学着约束自己。
  日本:不要当众批评孩子,给他留下尊严
  TsukuBa (儿子2岁半)
  对日本家庭来说,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最富于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或者进行适度的体罚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
  TsukuBa像大多数的日本父母一样,她认为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因此,她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给孩子一些惩罚。
  英国:也许惩罚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多
  Echo  (女儿5岁半 儿子2岁)
  英国父母基本是爱孩子的典范。他们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绝对不溺爱孩子。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会比较绅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泼。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英国父母也会采取一些惩罚措施。但是他们的惩罚十分耐人寻味。
  Echo描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女儿4岁那天,Echo给她买回一只会学多种小动物叫声的特别漂亮的玩具小闹钟。小女孩对那只小闹钟爱不释手,为闹明白闹钟“肚子”里的秘密,她将闹钟拆了个稀巴烂。无法妙手回春的女儿急得大哭起来。Echo平静地对女儿说:“你把闹钟弄坏了,你可以自己把它修好。如果需要帮助,你可以找妈妈。”小女孩真的动手开始“修理”小闹钟。虽然最终她没有把她的小闹钟修理好,但是整个修闹钟的过程给了她不少很特别的体验与锻炼,并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也让她明白了,她必须对她所有的行为负责任的道理。
  美国:惩罚教育从小做起
  Holly  (女儿3岁半)
  美国父母十分关注孩子个性、创造性、独立性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因此,对美国父母来说,惩罚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一般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父母就会考虑如何惩罚孩子以及怎样掌握惩罚的“度”的问题。当女儿几个月的时候,Holly就开始对她进行惩罚教育了。
  某一天,女儿咬了Holly。Holly对女儿说:“哦,你把妈妈咬痛了。”与此同时,Holly将女儿放进她的婴儿床,并离开她一会儿以示惩罚。
  Holly对小宝贝的惩罚总是善意的,并且她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力让孩子体会到她深厚的爱意。美国人从来不打骂孩子,因为他们认为打骂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每次女儿有比较过分的举动,Holly都会以很严肃地眼神看着女儿,大多数时候,乖巧的女儿立刻就会明白妈妈的意思,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点。当然女儿也有不乖巧的时候,如果她的错误比较严重,Holly会采取一些措施对女儿进行惩罚,比如取消周末女儿最喜爱的活动等等。
  美国的幼儿园、学校也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惩罚。他们的惩罚方式是:让犯了错误的孩子一个人到某个角落单独呆上几分钟。当孩子意识到他所犯的错误带给了自己麻烦之后,老师就会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如果孩子过分顽劣,幼儿园或学校则会同家长联系,让家长一起参与来改造孩子。严重的甚至会请家长把孩子领回家教育好了再送回幼儿园或者学校。
  加拿大:惩罚孩子要掌握尺度
  Paul (儿子2岁半)
  加拿大也是个不主张体罚孩子的国度。以往时常有家长因为体罚孩子而被警察带走的事情发生。不过最新的加拿大法律规定对2-12岁的孩子可以适度地进行体罚。体罚孩子的程度可重可轻,问题是这个度很难掌握。如果孩子不懂事,在幼儿园向老师告发父母打骂的话,有关部门就会立刻介入。情节严重的,父母甚至会丧失抚养权。Paul的一个朋友就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毕竟已经在警察局有了案底。
  Paul认为惩罚孩子应该制定一个长远目标,并围绕这个长远目标来进行。首先,他会给儿子定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让儿子明白自己的底线究竟在哪里,一旦越过这个底线,他就会受到惩罚。前不久,Paul经历了一件让他十分难堪的事情。
  那天他们在一家餐厅吃饭。儿子Johnny一坐下就开始玩他的刀叉,并故意将刀叉扔到地上。Paul不动声色从地上捡起刀叉,将刀叉放在原来的位置,并坚定地对Johnny说“No”,但是Johnny继续拿起刀叉往餐桌下扔,并大声而生气地喊叫起来。Paul平静而坚定地将Johnny手中的刀叉拿走,从椅子上站起来,抱着Johnny到了外面。Paul将Johnny抱进自家的汽车,严肃地对Johnny说:“Johnnie,你把刀叉扔在地上,影响了其他人。我告诉过你不能这样做。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希望你学会服从。现在我要让你明白我说‘不’究竟什么意思。”Paul在Johnnie的小屁股上以适当的力度拍了五六下。受了惩罚的Johnnie安静下来,并立刻明白Paul并没有跟他闹着玩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2119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283
QQ
9#
发表于 2008-12-28 21:55:10 | 只看该作者
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慢慢来吧,或许我们的孙子能够实现教鱼他们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