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221|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饭醉团伙在行动_之一劫

[复制链接]

1

主题

2172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96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3 12:0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极星 于 2011-2-2 20:41 编辑

第一劫——《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
       人生,只有经历了你才能真正感悟生活、在感悟中认识自己!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且经常因此而自我欣赏。比如独处时的克已、比如对美食的抵抗!
       真的,单身N年,很少关照自己的胃,一个月也做不上一次饭,且以面条米粥为主。理由很多,早点以牛奶面包、鸡蛋面条应付,营养、快捷;中午在单位吃工作餐,且肉少多菜和水果,健康、减肥;晚上或混饭局(人在江湖无奈而为))或不吃(以减肥的名义)。别说,年三十的饭是一定要做的。特别是近几年,老爸及兄妹谁家都不喜欢去,自己做上四个菜、整上两、三瓶啤酒、眼睛在“春晚”与各台喜欢的节目中穿梭,转眼过年的钟声就响了.接下来,就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和接二连三的短信声中,走进新年。
       扯远了,回来!
       古有“食、色、性也”之理,今有“民以食为天”之说。泅渡生命,我们必食人间烟火;兜兜转转,我逃不过你劫数。
       08年夏之于我,绝对是个里程碑式的开始。因为,我认识了大兵,不但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爱上了户外,还开启了我沉默已久的味觉——玩起了美食。
       相识的八个月以来,我们从大兵单位周边的饭店开始,到我家楼下、到听说好吃的各类饭店、到南岗各大西餐店,一路狂吃.随着日子一天滴流过、随着味蕾功能滴全面觉醒,俺坚守几十年的自信彻底颠覆。减肥、总从下顿开始。
       这不,还是在去年末,吃到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时候,我们对道外小吃发生了兴趣,并开始计划,后因天气越来越冷而搁浅。
       3月21日,晨六时许,昏昏沉沉中被手机叫醒。与对面的大兵同时询问:起来了吗?因为,头天晚上,并不多的白、啤混战把我整高了。才想起,我们相约的吃道外。听我不醒的声音,大兵告之再睡会儿。我复晕睡至九时,再次被电话提了起来,洗漱、出门、上车,中途与大兵汇合直奔道外而去。
       老道外小吃可以说是哈尔滨的美食精华所在,风味特色别具一格。店面虽小,味道却好!引来无数本埠和外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而生活在哈尔滨的我,却对其知之甚少,更别说吃了。惭愧中,来到了我们的第一站——老道外北头道街。
       头道街南边正宗老字号“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饭店,拉开了我们美食工程的序幕。
       (此网P借用)
       此店面不大,摆着四张小桌,抬头有个吊铺式的阁楼也摆了四张桌子。右面墙上挂着《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最喜爱小吃的名品》两个牌匾和道外美食地图,进门左侧是通往阁楼的红色转梯,使不大的小店更加狭小而简陋。
       一位围着个沾满面粉的围裙、有些体胖的老太太坐在桌旁吃着豆脑烧饼,很香。这,就是传说中的店主老太太!满头银发无杂色,连眉毛都是纯白的,行动麻利,头脑清晰,似山东口音,语速较快,眼不花、耳不聋的样子,绝对有一代宗师的风范。
       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应该是其孙子)做跑堂,时不时地偷看眼电影,或玩玩小猫。从灶房间或出来一中年男人,想是老太太的儿子了。今天是周六,不知道平时是不是就由祖孙三代支撑着这个店面。
       等待上菜的过程中,我就开始用手机东照西照,包括店内全貌、精神矍烁的老太太、贪玩好动的小孙子、庸懒可爱的小猫,还有接下来的骨棒、包子,大兵憨态的吃相……可惜,回家后才发现,俺新购的相机与网络连接后只读音乐看不到PP!严重郁闷中,只能用文字继续下面的"吃喝"了。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孤独求败 于 2009-3-26 08:45 编辑 ]

1

主题

371

帖子

46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97
QQ
2#
发表于 2009-3-23 13:18:32 | 只看该作者
:/042 :/042 :/042 这不是成心馋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1

帖子

46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97
QQ
3#
发表于 2009-3-23 13:19:40 | 只看该作者
那天老太太的菊花酒摆在了大街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72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968
QQ
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3:40: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十字小溪 于 2009-3-23 13:18 发表
:/042 :/042 :/042 这不是成心馋我吗?

下次喊上你!看你要不去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72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968
QQ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3:4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十字小溪 于 2009-3-23 13:19 发表
那天老太太的菊花酒摆在了大街上了?

啊呗!也是招揽生意的一招吧.

[ 本帖最后由 孤独求败 于 2009-3-24 07: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1

帖子

46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97
QQ
6#
发表于 2009-3-23 14:44:3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徒步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72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968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4:56: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十字小溪 于 2009-3-23 14:44 发表
我们徒步去吧

我看行!不过要下周(四月份)了。因为这周我走抗联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3-23 16:15:57 | 只看该作者
“饭醉”一词用的惟妙惟肖,嘎嘎地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72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968
QQ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6:19:37 | 只看该作者
    (接续)
    说到美食,首先想起的就是什么满汉全席、八大菜系之类,可这些杨春白雪的东东离我们太遥远,可望不可及。而民间小吃虽不能登美食家谱的大雅之堂,却与我们是那样的贴近、亲切。比如,知名的哈尔滨老道外小吃。
    追溯哈尔滨的历史,道外无疑就是这个城市的雏形。据史料记载,300年前,当数千万关里人奔向东北求生时,老道外就是关东人繁衍生息的福地,他们也将中原的饮食文化带到了哈尔滨市。早在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天津北塘人张仁在今张包铺胡同开设了包子铺,接下来就是老仁义的羊肉馅饼、牛肉蒸饺,范记永的三鲜水饺,宝盛东的圆笼包子,永发合的缸炉烧饼,李连贵的熏肉大饼,李记的扒肉等小店鳞次栉比。这些民间世代相传的名小吃、名店,很多属于京都官府宫廷菜系,并在老道外得以改良形成龙江菜系。有的酒馆分白酒馆、黄酒馆、啤酒馆,规模都不大,三、五张桌子,一两个人、两三个人围桌小酌,没有拥挤、没有喧哗,窃窃私语,悠哉悠哉。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隐身于老道外斑驳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中的老饭馆,经过无数风霜雨雪、颠沛流离后,老味道历久弥香,魅力依然,在当今这浮躁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因此被那些豪爽真挚的老哈人所深深厚爱,更成为美食家与旅行者探访追寻的老味道。
    去年8月,由道外区委、区政府、《新晚报》主办,省、市食文化研究会,市旅游局协办的、为期五天的哈尔滨·道外首届关东美食节在道外区北十八道街哈尔滨关道西侧举行。全市50余家知名餐饮企业,包括关东美食各门派代表在街路两侧摆开盛宴迎接市民品尝地方特色小吃,重点推介享誉哈埠的美食产品,展示精湛的美食制作技艺,弘扬哈尔滨市独具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据说在不到两个小时内,有近3万市民光顾美食节品尝地方名小吃。
    但愿今年我能有幸品尝美食节的佳肴.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整理至此与大家共享)
    书归正传,还是开始我们漫妙难忘的美食旅程吧。
    经查,“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是哈市最年长的夫妻搭档风味店。二十八年前退休的店主李老太(名李艳)与曾经学过厨艺的老伴开起了小饭店。两夫妻老爷子主灶、老太太收钱,配合默契。李老太性格开朗,直爽健谈,老食客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老娘。最初小店靠风味坛肉出了名,后做酱大骨棒更受追捧,小店生意闻名三省,周边的小旅店也因此跟着生意红火起来。据说当年有不少外地司机路过哈尔滨时,特意到头道街吃一顿陈汤酿制的酱骨棒。
    暗想,曾经的这对八旬多的老两口将小店经营得如此红红火火,会羡煞了多少人呀!
    可这次我只见到祖孙三人在忙活,没见到传说中的老爷子。回头看资料方知,老爷子于08年春去世了。
    等待上菜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除头上的小阁楼,往里还有一个小套间,想必也不会太大。老太太里外屋忙活着,时不时喊着孙子上菜或者算帐。当一男食客找厕所时,老太太带着山东口音答曰:这儿都老房子那有室内厕所,出门右拐墙根!再就左拐第三个门洞里有公厕。
    吓得我们一口酒都没敢喝,只点了两个菜、四个排骨包子。
    待老太太闲暇时,我与之闲聊起来。老人家很健谈,爽朗地告诉我,她今年85岁了,并热心地介绍点几个菜够吃,安慰我们耐心等待,还说连上海人来了都得等。很自信、很自豪的样子!
    不一会儿,大骨棒端了上来,据说是采用独家秘制的陈汤酱制,讲究火候掌握,有补钙强身之功效。一小盘四块骨棒,酱红色,香味扑鼻,间或还有一种中药的味道。我与大兵急不可耐滴戴上手套,拉开架式,开始了饕餮大战!其间,大兵狼吞虎咽的憨态、满是油脂的下巴、闷头狂肯的特写和香气诱人的骨棒全被俺一一记录在案,可惜一张也无法上传,555~~
    经大兵比较,认为大骨棒尚可,但不如##店的好吃。
    但其排骨包却很合我的口味。那拇指般大小的白菜块经调制略带酱色(很诱人),期间有三两小块排骨出没(少了点),比一般的山东包子好吃多了。大兵提醒我,慢吃!小心被骨头咯着。要不考虑胃的承受能力,我整四个没问题。
    回来看相关资料才知道,他家另一道看家菜是酱牛骨筋。说是选用回民屠宰专业户供应的新鲜牛膝盖窝骨肉筋,经陈汤酱制,肉烂筋骨脆,吃着齿颊留香。现已不在计划之内,争取下一个转回品尝。
    意犹未尽中,我们结束了这场“盛宴”,计划连吃两、三条街的想法,也在腹满味足的感觉中流产,真的饱了。便从头道街徒步至三道街,仔细考查一番,确定下一个目标。
    回程中,除了道外面目破旧的老楼感怀外,对八五经商的李老太感慨良多。一次次问大兵,我到八十岁能否像她一样健壮?并扬言我要喝到九十岁!大兵说,你呀,就你这喝法,别想!他总用呛茬的语言考验我承受打击的能力。好在,我已经被他锤炼得刀枪不入了!呵呵。
    不过,我还会来“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的。不但为了传说中的“酱牛骨筋”,更为能跟她老人家多聊两句,丰富人生的阅历、感悟生命的真缔。
    必须滴!
    友情提示:1、吃道外想喝酒只能白滴。否则,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啊;
              2、吃熏酱之类肉食必须配以清淡小菜,否则,保你一个月不想荤腥!


[ 本帖最后由 孤独求败 于 2009-3-24 09: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72

帖子

1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5968
QQ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6:22: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北极星 于 2009-3-23 16:15 发表
“饭醉”一词用的惟妙惟肖,嘎嘎地哦

咋?有意入伙啊?下次也带你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206083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56号

GMT+8, 2024-6-25 15:04 , Processed in 0.37732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