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账号

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楼主: 麦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和禅的童话》(1—18更新中)

[复制链接]

1

主题

871

帖子

3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82
QQ
11#
发表于 2009-3-26 21:06:5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 一切皆为虚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0:29:30 | 只看该作者

2、《弘忍和慧能的故事

; c( W9 E$ \( ~6 Q. V

4 z* i+ R0 I9 T           2、《弘忍和慧能的故事》: w8 j# b% Z* e2 c5 }' n) P

4 B! d+ y8 n* ]9 \9 @  弘忍五祖听说你当年选接班人,是以公平竞争来确定的?有点西方总统竞选的味道。
$ {2 i! I, I) q2 `/ E( M
: C- C; b5 u& B  弘忍五祖说,是啊!大家各写一偈①来,当时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神秀是众僧中的上座和尚。他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第二天清晨,我看到后此偈后没有作声,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强调修行的作用。这样理解与禅宗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没说透“禅”是感悟中得道。 本来世上是空,万物只是虚幻的印象,心原本当然是无杂念的空;禅就是保持心的原本,开悟的人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动心、不留痕,这是禅宗的境界。
  z$ o. U1 k! A! {8 |$ ]% L' P
4 ]6 m8 \; h3 n% \# N  弘忍五祖,这么说你没看好神秀作接班人?那后来怎么选了慧能。  E/ }. L/ C3 f' _( r: U3 A! c* A# I
3 z8 s+ H2 z- z9 z+ @, Y$ \  P% z$ `

; G& b. `3 {1 A: |5 }0 ~8 [  呵呵!弘忍五祖说,人信缘,缘信禅啊,缘不是强求来的。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七岁就以卖柴养母;后来拜我学法,初见慧能,我便问,你是哪里人? 来这里求什么 ?慧能答,弟子岭南人,来这不求其它,只求“做佛”!我听了随口说:你是岭南人,哪里能“做佛”!慧能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听了此话,我暗暗吃惊,便收了他安排随众僧劳动。
( G# \) k4 l& |% J$ l, i# r. N" M3 d
  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欢快。当时我的徒众有700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我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通过考试录用,选择继承人。按照当时的院规,慧能是没资格参加的,因为他只是不识字干杂役苦僧。慧能要求也做一偈得许,由小和尚代写在佛堂的南廊神秀的偈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1 T( g  c; H$ F
' s0 }/ W) J7 s
  我当时看到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叫来了慧能,当着众僧人的面数落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我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时来了我的禅房,我向他讲解了《金刚经》,并传了衣钵给他。* M# b* ]; B7 b( y; Y4 Z5 n: y) Q1 s/ a

: D  S9 v" V; J2 Z; C2 ^& p2 M& s7 V  弘忍五祖,那你为什么不当众赞扬慧能的偈子,立他为六祖呢?7 ]5 C6 O. Z0 D. P) l

' r8 y( w+ a+ h/ I6 v& M9 X% F% B  哈哈!弘忍五祖说,继位之争不了得,和尚也是人啊,没参透禅的人心怀叵测,不得不防。我让慧能连夜逃走,慧能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杀慧能,但没有追到。9 j0 t) M* f* ?

8 n2 h3 r) a$ O; A  弘忍五祖,你真是高明,原来慧能六祖是这么产生的啊。) P( o% t; V+ f3 G5 @: I
$ H+ J. @: ^$ o( L5 m

  b# c0 q5 u7 V9 v" s9 V①偈(jì) <名>梵文Gāthā的音译“偈陀”,也有译“伽陀”、“伽他”的,简称“偈”,意为“颂”、“讽颂”。 与梵文或佛教有关的地方,“偈”均读jì,国人多读为jié,应特别指出。
) ?$ L) b6 H# t! M4 V# W  偈是佛经体裁之一,主要有两种:一曰通偈,由梵文32个章节构成;二曰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这种四句的韵文来阐发佛理。
5 ?' ^& |* T0 M+ T1 a
( f. l! Y* v0 J$ e' z8 X' I4 w[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0 22: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0:3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01

帖子

2万

积分

白银元老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391
14#
发表于 2009-3-29 21:18:59 | 只看该作者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4 w2 w) I9 e( L9 j
经常听到这句话、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表达的是什么呢,请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26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91
15#
发表于 2009-3-30 11:29:5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真的不错   心灵净化了   :/0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12:53:15 | 只看该作者

给灯火阑珊的答疑:

给灯火阑珊的答疑:4 \3 \1 z" s$ a! f
* t" C& @) |# L- V* u- H. Q
    首先,这首诗其实叫《顿悟》,它是对应神秀那首叫做《渐进》而来。孤立从顿悟的字面是难理解的。  x8 N1 s! F% i/ b
  

& {# v% X3 D) y    神秀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意思是说人的身心就像菩提树,明净台那样圣洁干净,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时时反省自我,不要让自己的身心被世俗污染。这也是修身养性的基础,所以叫渐进,意思是要循序渐进,要一点一点进步。
7 a7 A% t# f' D  

. \, x3 K: i# K) t  这样,对照你问的这首顿悟,也就是说当你修行,进步到一定新高度以后,就会对此有更高一步的领悟,身心都不在怎么会被污染呢?“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说的本来就没有菩提树这种树,明镜也不是台案,身心本来就是一种虚无的东西,是一种人们想象出来的东西,这样虚无的东西到哪去惹尘埃呢?( J, X2 A. q* I9 [4 W
   
; b/ q2 X( K( w7 D9 [2 G- z( \  P3 {
    神秀的渐进像一壶烧着的水,温度在不断的升高(量的积累),通过不断修行避免污染;慧能的顿悟却是水烧开后的蒸汽(是质变),不会受到污染。这正是禅要达到的境界。# ]) T; c, n/ l4 a1 w/ D* v
3 T5 `8 L/ a( ~
    其次,禅就本身的佛性而言。禅宗全靠一个悟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禅宗讲求空,慧能这四句偈语的意思,就是没有意思的意思,是讲顿悟成佛。理解禅的要领把握十六个字:“不立文字, 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 V' W0 U- u4 e9 F' U7 ~( L
: ?/ L3 T/ d2 I$ H' t# r
     禅认为世界是什么也没有、万物只是虚幻和外相(外在的虚幻表相),我们的身心当然也是虚幻,所以无尘可染。9 t, h+ P$ b' T5 D
   

% R! L8 _& L. o1 m# Z. G* ?    这也就是禅讲的六根清静,四大皆空的升华。六根净,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无杂,人不要受到感官欲望的诱惑,那些只是虚幻。9 ?+ G7 o7 u1 D
   

, Y7 Y+ O) c' B0 K    四大皆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是要认清世间及人生的真相是虚幻,名利地位到头来都是身外之物,以解除现实中对其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这样人就能积极向善、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不图回报。
3 t2 M. d/ \, H; r
' V- b1 ]# C9 F1 L9 f1 J( t) S$ ~    所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是禅顿悟,人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动心、不留痕,这是禅达到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66

帖子

5万

积分

黄金元老

纤云弄巧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52026
17#
发表于 2009-3-30 18:39:51 | 只看该作者
世上万物皆为幻象,可是我还是希望这幻象能更美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03:56 | 只看该作者

3.《四祖道信收徒弘忍外传》

    3.《四祖道信收徒弘忍外传》
9 y+ Y3 k' S  x3 L, I; I1 I
3 N8 q/ A" {: D3 G, V  四祖道信,听说弘忍是黄梅人,他的出家有一则神奇的故事。 他本是破头山中栽松的修道者,曾求道信大师你, “我这一生别无所求,一心向佛。但不知佛禅的大道,能否有幸得闻呢”。是这样吗?
- R% Q+ t. h6 K- H/ P  

4 E. M% i# _4 `8 V* m0 ]  四祖道信玩笑着说:“我看你的年龄已经很大了,即使能够闻道,只恐你也没有时间将它大加推广,普度众生了。如果你投抬再来的话,我倒可以等你。”
% O, W% U1 L. m, a# X: T   

: D; j! j' m4 W1 V. R  谁想栽松道人听了,定下决心,必拜四祖你为师。 当他行走在水边时,看见了一个妙龄少女正在洗衣。他作了个揖,问道,不知能否在你家寄宿? 少女说,这事你得问我的父亲和兄长才行。栽松道者说,你先答应了我,我才好去跟他们说。 少女便答应了他,他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破头山。
- I% _2 e4 t3 S; B5 @0 N" g- o7 h1 o   
! u' X0 r( z; j$ G! w9 W3 `. w! e
! T8 V8 b- e0 }3 o7 A
  几个月之后,少女忽然有了身孕。父母都为这件事深感羞耻,追问是怎么回事,少女哪里说得清楚,父母便将她赶出家门。由于生活无着落,少女不得不为乡亲做些纺织之类的活来糊口。
6 f& ^  \+ s/ t1 \, W- F   

, d$ y5 D4 Z$ d. [* ^. m' u  后来少女生下一子,因为这个小孩来得太蹊跷,她认为这孩子要不得,就将小孩扔进了污水沟里。第二天又思子心切,忍不住到沟边一看,看见小孩不但没有被淹死,而且浑身上下没有一点污水,光洁可爱。少女大惊,就把他抱起来,从此悉心抚养。) x! E( e0 |) n, W& Y- D) P4 o5 V/ Q
   

8 a0 A- ], b5 D8 V! X2 n, V  小家伙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便随着母亲一起乞食。乡亲邻里都叫他无姓儿。后来遇见了一位见多识广的长者,长者端详小孩的模样,惊叹道:这个孩子只缺如来三十二相中的七种相,虽比不上如来,但可强一般的人千倍。5 N' e. A: l+ C$ t, B# Y
   

( A. x# v+ L8 s- j  四祖道信,是啊!有一年,我经过黄梅,路上看见这个小孩,骨相奇秀,比一般的孩子大为不同,便问他:“你姓什么?” 小孩回答:“姓倒是有,但不常姓” 。 道信问:“是什么姓”? 小孩响亮地回答:“是佛性”!
# I9 ^% q& z2 R1 F   
& n- S& h4 p, d2 v0 H
  我大为惊异,暗自赞叹这小孩敏捷善辩,聪颖可爱,同时想到这小孩子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姓,也许有什么苦衷,便慈祥地追问:“你难道没有姓”? 小孩仍从容地对道:“性空,所以没有”。) V+ ]$ O2 O/ b% l( F
   
  四祖道信当即认定他是个法器,便派侍者到他家里,请求他的母亲准许他出家。母亲此时早已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便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一点也没有为难之色,并对孩子说:“你本来就是佛的弟子,现在你跟师父走吧”。
: E9 b1 k% k  q1 L7 E4 A3 `0 |8 R   
% d, Q, G9 Q+ S  n6 S2 Z. l
  呵呵!是这样啊。那无姓儿后来接受了道信师父你传下的衣钵,成为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 k6 k2 O  |3 P( e
3 L( ^+ k" i' G( z5 T2 w* {; l[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0 22: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09:01 | 只看该作者

四祖寺庙


7 E, N$ R8 t# {% D& @: q
6 Y! H0 X( p3 g. N四祖寺,原名正觉禅寺,又名双峰寺,寺庙创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它不但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日本、印度等在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
3 Z+ E# v; V, I: N# D    四祖寺位于湖北黄梅,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亲手创建的,寺庙自唐到清香火不断,唐宋盛极一时,有殿堂楼阁八百多间,僧侣达千余人,每年朝山香客数以万计。千百年来,寺庙历经沧桑,几经复毁,仅存十几间殿堂楼阁和一些名胜古迹。
. p0 a0 b4 n! W5 l" ], Z- _4 q, M0 o' ]0 k4 K  |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0 22: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6

帖子

848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483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2:25:46 | 只看该作者

观音菩萨

[wmv]http://www.jhsgs.com/image/y.wma[/wmv]
" D3 i3 P+ i8 Y) c& j8 K, B2 N$ k: N: V
[ 本帖最后由 麦莎 于 2009-3-30 22: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206083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56号

GMT+8, 2024-6-15 22:08 , Processed in 0.6385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